搜索
首页 《杂诗》 辗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辗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意思:辗转不能入睡,披上衣服起身徘徊。

出自作者[魏晋]曹丕的《杂诗》

全文创作背景

**曹丕的《杂诗》创作背景是游子客中思归的情怀**。这组五言古诗写于建安时期,建安时期诗人喜作代言体诗,即揣摩客观人物的情怀代其抒情,曹丕的《杂诗》就是其中的代表作。曹丕作为魏朝的开国皇帝,在诗中以一种游子的视角,表达了身处异乡,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同时,通过描绘秋夜寒风、冷月白露等萧瑟的景色,烘托出游子的孤独和苦闷,使诗歌情境交融,颇具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
辗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
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
天汉回西流,三五正纵横。
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
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
愿飞安得翼,欲济河无梁。
向风长叹息,断绝我中肠。
作者介绍 曹丕简介
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豫州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220年—226年在位)。魏武帝曹操次子,与正室卞夫人的嫡长子。

曹丕自幼文武双全,博览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击败了其弟曹植,被立为魏王世子。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逝世,曹丕继任丞相、魏王。同年,受禅登基,以魏代汉,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建立了魏国。曹丕在位期间,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于黄初元年(220年)命其制定九品中正制,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而且平定了青州、徐州一带的割据势力,最终完成了北方的统一。对外平定边患,击退鲜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复在西域的建置。

黄初七年(226年),曹丕病逝于洛阳,时年四十岁。谥号文帝,庙号高祖(《资治通鉴》作世祖),葬于首阳陵。

关键词解释

  • 披衣

    读音:pī yī

    繁体字:披衣

    英语:to throw on clothes

    意思:将衣服披在身上而臂不入袖。
    三国·魏·曹丕《杂诗》之一:“展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唐·韦

  • 辗转

    读音:zhǎn zhuǎn

    繁体字:輾轉

    英语:flounder

    意思:(辗转,辗转)

    1.翻来覆去的样子。
    《诗陈风泽陂》:“寤寐无为,辗转伏枕。”

  • 彷徨

    读音:páng huáng

    繁体字:彷徨

    短语:犹豫不决 迟疑不决 裹足不前 举棋不定 踟蹰 动摇 踌躇不前 优柔寡断 犹疑 瞻前顾后

    英语:name of a collection of sho

  • 不能

    读音:bù néng

    繁体字:不能

    短语:未能 力所不及 无从 不许

    英语:cannot

    近义词: 不行、不及、不克

    反义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