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湖州歌九十八首》 白旄黄钺分行立,一点猩红似幼君。

白旄黄钺分行立,一点猩红似幼君。

意思:白旄黄铁分别行立,一点红似猩猩幼君。

出自作者[宋]汪元量的《湖州歌九十八首》

全文创作背景

《湖州歌九十八首》是宋代诗人汪元量创作的一组诗,创作背景是南宋德祐二年(1276年),元兵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宋恭帝赵与祖母谢太后、母全太后签表投降,元军首领伯颜将他们俘押北上。汪元量当时在宫中为琴师,与妃嫔们同行,一路上将亲身所见及亡国悲愁作成《湖州歌》九十八首,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惨痛历史,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和对故国的思念。这组诗被称为“宋亡之诗史”(李鹤田《湖山类稿》跋)。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谢了天恩出内门,驾前喝道上将军。
白旄黄钺分行立,一点猩红似幼君。
作者介绍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咸淳(1265年~1274年)进士。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善鼓琴供奉内廷。元军下临安,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留大都,侍奉帝后。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囚禁狱中,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常去探望,两人以诗唱和,互相激励,结下了深厚情谊。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得元世祖许可,出家为道士,离开大都还江南,暗中结交抗元志士,在浙、赣一带鼓动反元,图谋恢复宋室江山。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谢翱曾作《续操琴·哀江南》,歌颂其抗元活动。晚年退居杭州,为道士以终。

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去国之苦而作,在后世有“宋亡之诗史”之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论道:“其诗多慷慨悲歌,有故宫离黍之感,于宋末之事,皆可据以征信。”有《湖山类稿》五卷、《水云集》一卷传世。

关键词解释

  • 白旄黄钺

    读音:拼音:bái máo huáng yuè

    白旄黄钺的解释

    比喻有关征战的事。

    词语分解

    • 白旄的解释 .古代的一种军旗。竿头以牦牛尾为饰,用以指挥全军。《书·牧誓》:“王左杖黄鉞,右秉白旄以麾。”《史
  • 幼君

    读音:yòu jūn

    繁体字:幼君

    意思:年幼的君主。
    《公羊传隐公元年》:“且如桓立,则恐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也。”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永宁寺》:“皇帝晏驾,春秋十九,海内士庶,犹曰幼君。”

  • 猩红

    读音:xīng hóng

    繁体字:猩紅

    短语:赤红 朱 绯 绛 红 朱红 赤 彤 嫣红 茜 丹 红通通

    英语:blood-red

    意思:(猩红,猩红)

  • 白旄

    读音:bái máo

    繁体字:白旄

    意思:
    1.古代的一种军旗。竿头以氂牛尾为饰,用以指挥全军。
    《书牧誓》:“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
    《史记卫康叔世家》:“与太子白旄,而告界盗见持白旄

  • 黄钺

    读音:huáng yuè

    繁体字:黃鉞

    英语:yellow battle axe

    意思:(黄钺,黄钺)
    饰以黄金的长柄斧子。天子仪仗,亦用以征伐。
    《书牧誓》:“王左杖黄钺,右秉白

  • 分行

    读音:fēn háng

    繁体字:分行

    短语:支行 分号

    英语:subsidiary bank

    意思:I

    1.分别巡行。
    《汉书食货志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