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沁园春·有酒忘杯》 有酒忘杯,有笔忘诗,弄溪奈何。

有酒忘杯,有笔忘诗,弄溪奈何。

意思:有酒忘杯,有笔忘记诗,玩弄溪怎么办。

出自作者[宋]辛弃疾的《沁园春·有酒忘杯》

全文赏析

这首诗《有酒忘杯,有笔忘诗,弄溪奈何》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和抒发情感的佳作。它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溪边玩耍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首句“有酒忘杯,有笔忘诗,弄溪奈何”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溪边的喜爱和忘我状态。接下来的几句“看纵横斗转,龙蛇起陆,崩腾决去,雪练倾河”则描绘了溪流的壮丽景象,用生动的比喻,表现了溪流的奔腾和气势。 “袅袅东风,悠悠倒景,摇动云山水又波”这几句描绘了溪边的自然风光,东风袅袅,倒影悠悠,云山水波,生动形象。而“还知否,欠菖蒲攒港,绿竹缘坡。长松谁剪嵯峨”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生态的向往,希望拥有更多的菖蒲和绿竹,以及长松。 “笑野老来耘山上禾”一句,作者通过描绘山野老农辛勤耕耘的场景,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而“算只因鱼鸟,天然自乐”则进一步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最后,“非关风月,闲处偏多。芳草春深,佳人日暮,濯发沧浪独浩歌”表达了作者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认为只有在闲暇之处才能享受到更多的美好。而“徘徊久,问人间谁似,老子婆娑”则以问句结尾,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由的追求。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溪边玩耍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闲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有酒忘杯,有笔忘诗,弄溪奈何。
看纵横斗转,龙蛇起陆,崩腾决去,雪练倾河。
袅袅东风,悠悠倒景,摇动云山水又波。
还知否,欠菖蒲攒港,绿竹缘坡。
长松谁剪嵯峨。
笑野老来耘山上禾。
算只因鱼鸟,天然自乐,非关风月,闲处偏多。
芳草春深,佳人日暮,濯发沧浪独浩歌。
徘徊久,问人间谁似,老子婆娑。
作者介绍 辛弃疾简介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关键词解释

  • 奈何

    读音:nài hé

    繁体字:奈何

    短语:

    英语:how

    意思:
    1.怎么,为何。
    《礼记曲礼下》:“国君去其国,止之曰‘奈何去社稷也’;大夫曰‘奈何去

  • 有酒

    读音:yǒu jiǔ

    繁体字:有酒

    意思:谓喝醉酒。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四摺:“你且住者,今日有酒也,红娘扶将哥哥去书房中歇息,到明日咱别有话说。”
    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二摺:“李顺,你有酒了,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