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续青城山四咏·香积寺》 道险转诘曲,山深愈巑岏。

道险转诘曲,山深愈巑岏。

意思:山道转诘曲,山深越高峻尖峭。

出自作者[宋]文同的《续青城山四咏·香积寺》

全文赏析

这首诗《道险转诘曲,山深愈巑岏. 行松耳目清,入竹襟袖寒》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和山中生活的诗,它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欣赏。 首联“道险转诘曲,山深愈巑岏”描绘了山路曲折险峻,山深幽静的景象。这两句诗通过“诘曲”和“巑岏”这两个形容词,生动地描绘了山路蜿蜒曲折,山深幽静的特点,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颔联“行松耳目清,入竹襟袖寒”进一步描绘了山中清幽的环境。行在松树间,耳目清爽,进入竹林中,襟袖生寒。这两句诗通过“松”、“竹”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清幽、凉爽的环境,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颈联“殿阁红芙蕖,岩峦碧琅玕”描绘了山中建筑的美丽景色。殿阁红墙绿瓦,芙蕖盛开,岩峦峰峦叠嶂,碧绿如琅玕。这两句诗通过色彩和景物的描绘,展现了山中建筑的美丽和自然景色的壮丽。 尾联“高僧把金字,拥衲对云看”则描绘了山中高僧的生活场景。高僧手握金字经卷,身披僧衣,面对云海,独自修行。这一句诗通过描绘高僧的形象和修行场景,展现了山中生活的宁静和淡泊。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风景和山中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欣赏。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高僧修行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道险转诘曲,山深愈巑岏。
行松耳目清,入竹襟袖寒。
殿阁红芙蕖,岩峦碧琅玕。
高僧把金字,拥衲对云看。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关键词解释

  • 巑岏

    读音:cuán wán

    繁体字:巑岏

    意思:
    1.山高锐貌。
    南朝·宋·鲍照《登庐山望石门》诗:“崭绝类虎牙,巑岏象熊耳。”
    明·周浈《舟中望九华山》诗:“缥渺对雄标,巑岏发奇薀。”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