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人闻雁二首》 无风起群籁,有月在中天。

无风起群籁,有月在中天。

意思:没有风起群籁,有月亮在天空中。

出自作者[宋]王珪的《和人闻雁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岑寂夜将半,一声来枕前》是一首表达离愁别绪的诗,它通过描绘寂静的夜晚、明月当空、行子梦断等场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思念和悲伤。 首联“岑寂夜将半,一声来枕前。”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夜晚,时间已经过去了半夜,但诗人仍然无法入睡,只听到一声从枕边传来。这一句通过描绘环境的寂静和诗人内心的孤独,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 颔联“无风起群籁,有月在中天。”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没有风却听到了各种声音,这是因为静谧的环境让人产生了错觉。而月亮高挂在天空中,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这一联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夜晚的寂静和诗人的孤独感。 颈联“行子梦初断,故乡书未传。”诗人描述了自己刚刚从梦中醒来,梦中的情景和现实中的离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未能收到故乡亲人的书信,更加深了内心的孤独和思念之情。 尾联“不须闻别鹤,危涕已潸然。”诗人不需要听到别离的鹤声,就已经泪流满面。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伤已经无法抑制,眼泪已经止不住地流下来。 整首诗通过描绘寂静的夜晚、明月当空、行子梦断等场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思念和悲伤之情。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使得整首诗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岑寂夜将半,一声来枕前。
无风起群籁,有月在中天。
行子梦初断,故乡书未传。
不须闻别鹤,危涕已潸然。
作者介绍 皎然简介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

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

关键词解释

  • 无风

    读音:wú fēng

    繁体字:無風

    意思:(无风,无风)

    1.没有风。
    唐·韩愈《南山诗》:“无风自飘簸,融液煦柔茂。”

    2.草名。薇衔的别名。
    明·李时珍《本草纲

  • 中天

    读音:zhōng tiān

    繁体字:中天

    短语:苍穹 苍天 穹 天穹 上苍 天幕 天 天空 宵 老天 空 圆

    英语:transit

    意思:
    1.高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