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窠养鹤发,及与唐人游。
意思:鸡窝养鹤发,以及与唐人游。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和陶拟古九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与鹤同居,与唐人交游,以及与故友重逢。诗中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对坚守节操的人的敬仰,以及对吴季子的赞赏。
首联“鸡窠养鹤发,及与唐人游”,描绘了一个在鸡窠(即鸡窝)中养鹤发(白发)的老人,他与唐人交游,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淡泊和豁达。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年老生活的态度,即不追求繁华,而追求内心的平静和与人的交往。
颔联“来孙亦垂白,颇识李崖州”,表达了诗人与故人的重逢,其中“来孙”指后代,“李崖州”指李崖,诗人对故人的记忆深刻。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颈联“再逢卢与丁,阅世真东流”,描述了再次与卢、丁两位故友重逢的情景,他们一起回顾了世事变迁,如同东流之水一去不返。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故人的珍惜之情。
尾联“斯人今在亡,未遽掩一丘”,表达了对坚守节操的人的敬仰之情。诗人认为这些人虽然已经不在了,但他们的精神永存,不能被一丘所掩。这一联也表达了诗人对坚守节操的追求和对生命的珍视。
最后,“我师吴季子,守节到晚周”,诗人以吴季子为榜样,赞扬他坚守节操到晚周(春秋末期)的精神。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坚守节操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
整首诗以淡泊、豁达的态度面对生活,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坚守节操的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许。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好诗,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