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春葺新居》 江州司马日,忠州刺史时。

江州司马日,忠州刺史时。

意思:江州司马天,忠州刺史的时候。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春葺新居》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忠州刺史任上,对自己住宅后院进行改造、种植的描述。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园艺的热爱,以及在劳动中获得的乐趣。 首段描绘了作者在江州司马和忠州刺史两个职位之间,仍然不忘园艺的情景。后院栽种的松树和柳树,象征着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尽管这些树木并非自己的故乡之物,但作者仍然不辞劳苦地栽种、照料,表现出他对生活的执着和热情。 接下来的段落,作者详细描述了改造、种植的过程。他清晨带领仆人,亲自指挥,将花木移栽到暖室之间,将竹子移到覆盖着寒池的地方。随着时间的推移,暖室中的池水变绿,池边的芳草也显得更加清新。作者在寻找芳草的过程中,享受到了劳动带来的乐趣。 诗中“一物苟可适,万缘都若遗”一句,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只要能够满足自己的需要,其他的一切都可以暂时放下。这种态度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超脱和豁达。 最后,“设如宅门外,有事吾不知”,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工作的敬业和对生活的热爱之间的平衡。即使有工作需要处理,他也不会忘记自己的园艺爱好。这种精神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尊重和热爱,也体现了他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改造、种植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以及对劳动的享受和尊重。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读来令人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江州司马日,忠州刺史时。
栽松满后院,种柳荫前墀。
彼皆非吾土,栽种尚忘疲。
况兹是我宅,葺艺固其宜。
平旦领仆使,乘春亲指挥。
移花夹暖室,徙竹覆寒池。
池水变绿色,池芳动清辉。
寻芳弄水坐,尽日心熙熙。
一物苟可适,万缘都若遗。
设如宅门外,有事吾不知。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司马

    读音:sī mǎ

    繁体字:司馬

    英语:sima

    意思:(司马,司马)

    1.官名。相传少昊始置。
    周时为六卿之一,曰夏官大司马。掌军旅之事。
    汉武帝·元狩四年

  • 刺史

    读音:cì shǐ

    繁体字:刺史

    英语:feudal provincial; prefectural governor

    意思:古代官名。原为朝廷所派督察地方之官,后沿为地方官职名称。
    汉武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