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室庶可招,夜月相从宿。
意思:这个房间大概可以招,晚上月亮相从住宿。
出自作者[宋]苏辙的《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其五山斋》
全文赏析
这首诗《平地厌喧嚣,虚斋上山足》是一首对山中幽静的居所——虚斋的赞美诗。诗人通过对虚斋周围环境的描绘,表达了对远离喧嚣、回归自然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热爱。
首句“平地厌喧嚣,虚斋上山足”直接点明诗人对喧嚣城市的厌倦,渴望逃离喧嚣,寻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而“虚斋”则是他理想的归宿,位于山上,环境清幽,足以让他满足。
“萧条远城市,坡陀富林麓”描绘了虚斋的周围环境。这里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只有自然的景色和山林的声音。坡陀(即起伏的山坡)上树木茂盛,林麓(山脚)则充满了自然的气息。
“简书日填委,杖屦每幽独”描述了诗人在此处的日常生活。他每天面对的是堆积如山的公务文书,但每每这个时候,他都会选择独自拄着拐杖,穿着木屐在山中漫步,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
“岂无山中士,高卧白茅屋。逢人默无语,长啸响岩谷”进一步描绘了山中士的生活状态,他们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远离尘世喧嚣,独自长啸于山谷之中。这种生活状态正是诗人所向往的。
最后,“此室庶可招,夜月相从宿”表达了诗人对虚斋的喜爱,他希望能在月夜里与友人一同在此处相聚,享受这份宁静和美好。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虚斋的环境和诗人的日常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充满了对山林的赞美和对世俗的厌弃,是一首充满诗意的山水田园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