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恨有世累,不及垂钓翁。
意思:遗憾的是还有世累,不到钓鱼翁。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寄李献甫》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尘事”和“秋江水”。诗人通过描绘城市中的飞虫、尘事和枳棘,表达了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首句“何言自我去,眼前一似空。”诗人表达了对尘世纷扰的厌倦,想要逃离这个喧嚣的世界。然而,眼前的一切似乎也变得空洞无物,暗示着诗人内心的空虚和孤独。
“城中岂无人,过目犹飞虫。”诗人描绘了城市中的人流和飞虫,表达了对城市生活的厌恶。飞虫象征着城市的喧嚣和混乱,而人流量则暗示着城市的繁华和喧闹。
“又厌尘事多,枳棘生胸中。”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尘世纷扰的厌恶,认为城市中充满了荆棘和枳棘,让人感到压抑和不适。枳棘是丛生的灌木,在这里象征着城市的复杂和混乱。
“安知秋江水,净碧如磨铜。”诗人对宁静的秋江水产生了向往,希望逃离城市的纷扰,去寻找内心的平静。秋江水的净碧象征着清澈、纯净和宁静,与城市的混乱形成鲜明对比。
“尚恨有世累,不及垂钓翁。”诗人遗憾自己无法摆脱世间的牵绊和束缚,无法像垂钓翁那样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最后,“望望当速来,止琴视孤鸿。”诗人表达了尽快逃离城市的愿望,去寻找内心的平静。他看着琴弦上的孤鸿,似乎看到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渴望。这句诗将琴弦与孤鸿相联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自由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城市中的飞虫、尘事和枳棘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厌恶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人对秋江水的向往和对自由的渴望,以及对现实无奈的遗憾,都通过这首诗得到了充分的表达。这首诗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