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李献甫》 尚恨有世累,不及垂钓翁。

尚恨有世累,不及垂钓翁。

意思:遗憾的是还有世累,不到钓鱼翁。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寄李献甫》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尘事”和“秋江水”。诗人通过描绘城市中的飞虫、尘事和枳棘,表达了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首句“何言自我去,眼前一似空。”诗人表达了对尘世纷扰的厌倦,想要逃离这个喧嚣的世界。然而,眼前的一切似乎也变得空洞无物,暗示着诗人内心的空虚和孤独。 “城中岂无人,过目犹飞虫。”诗人描绘了城市中的人流和飞虫,表达了对城市生活的厌恶。飞虫象征着城市的喧嚣和混乱,而人流量则暗示着城市的繁华和喧闹。 “又厌尘事多,枳棘生胸中。”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尘世纷扰的厌恶,认为城市中充满了荆棘和枳棘,让人感到压抑和不适。枳棘是丛生的灌木,在这里象征着城市的复杂和混乱。 “安知秋江水,净碧如磨铜。”诗人对宁静的秋江水产生了向往,希望逃离城市的纷扰,去寻找内心的平静。秋江水的净碧象征着清澈、纯净和宁静,与城市的混乱形成鲜明对比。 “尚恨有世累,不及垂钓翁。”诗人遗憾自己无法摆脱世间的牵绊和束缚,无法像垂钓翁那样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最后,“望望当速来,止琴视孤鸿。”诗人表达了尽快逃离城市的愿望,去寻找内心的平静。他看着琴弦上的孤鸿,似乎看到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渴望。这句诗将琴弦与孤鸿相联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自由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城市中的飞虫、尘事和枳棘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厌恶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人对秋江水的向往和对自由的渴望,以及对现实无奈的遗憾,都通过这首诗得到了充分的表达。这首诗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何言自我去,眼前一似空。
城中岂无人,过目犹飞虫。
又厌尘事多,枳棘生胸中。
安知秋江水,净碧如磨铜。
尚恨有世累,不及垂钓翁。
望望当速来,止琴视孤鸿。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垂钓

    读音:chuí diào

    繁体字:垂釣

    英语:whiff

    意思:(垂钓,垂钓)
    垂竿钓鱼。
    汉·严忌《哀时命》:“下垂钓于谿谷兮,上要求于僊者。”
    唐·孟浩然《临洞庭》

  • 不及

    读音:bù jí

    繁体字:不及

    短语:不迭 来不及 措手不及

    英语:not as good as

    意思:
    1.赶不上;来不及。
    《易小过》:“过其祖

  • 钓翁

    读音:diào wēng

    繁体字:釣翁

    意思:(钓翁,钓翁)
    渔翁。
    唐·李贺《南园》诗之十:“舍南有竹堪书字,老去溪头作钓翁。”
    前蜀·李珣《南乡子》词之六:“云带雨,浪迎风,钓翁迴棹碧湾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