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声声令/胜胜令》 又怎禁、蓦地上心。

又怎禁、蓦地上心。

意思:又怎禁、突然地上心。

出自作者[宋]章楶的《声声令/胜胜令》

全文创作背景

章楶的《声声令/胜胜令》创作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正贬官任职于黄州(今湖北黄冈)。这首词的具体创作背景并没有详细的史料记载,但我们可以根据词的内容和章楶的人生经历进行一些推测。可能是在黄州的某个夜晚,章楶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和孤独,同时也在怀念过去的美好生活,于是写下了这首词。词中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盼。以上内容仅为网络推测,具体创作背景可能需要查阅更多的文献资料才能得知。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帘移碎影,香褪衣襟。
旧家庭院嫩苔侵。
东风过尽,暮云锁,绿窗深。
怕对人、闲枕剩衾。
楼底轻阴。
春信断,怯登临。
断肠魂梦两沈沈。
花飞水远,便从今。
莫追寻。
又怎禁、蓦地上心。
作者介绍
章楶(1027年—1102年),字质夫,浦城(今属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人,北宋名将、诗人。治平二年(1065年)进士及第。厉陈留知县。京东转运判官、湖北刑狱使、成都路转运使等职,政绩卓著。

元祐六年(1091年),章楶担任环庆路经略安抚使,提出西夏嗜利畏威,如不给予惩罚,边境不得休兵。应当逐渐占据西夏疆土,用古代对诸侯削地的办法,以削弱对方来强固自己的边防,然后派各路兵守其要害之处,并率军进攻西夏。夏军多次侵犯,均为章楶所败,有效遏制了西夏的侵犯。

绍圣元年(1094年),章楶出兵西夏,并据地形修筑工事,巩固边防。攻取西夏大片地区,取得了宋朝对西夏作战的战略主动权。夏军进攻平夏城,章楶于胡芦河川三战三捷,大破其军,又奇袭天都山,擒获西夏统军嵬名阿埋,夏主震骇。章楶被任命为枢密直学士、龙图阁端明殿学士、进阶大中大夫。

崇宁元年(1102年),章楶去世,享年七十五岁,谥号庄简,追赠右银青光禄大夫、太师、秦国公,谥庄简、改谥庄敏,抚恤助丧很优厚。著有《成都古今诗集》等。

关键词解释

  • 蓦地

    读音:mò dì

    繁体字:驀地

    英语:whammo

    意思:(蓦地,蓦地)
    亦作“蓦的”。
    出乎意料地;突然。
    《朱子语类》卷六七:“若不寻得一箇通路,只蓦地行去,则必有碍。

  • 上心

    读音:shàng xīn

    繁体字:上心

    英语:topocentre

    意思:I
    君心。
    汉·应劭《风俗通十反赵相汝南李统》:“时冀州有疑狱,章帝见问统。
    统处当详

  • 地上

    读音:dì shàng

    繁体字:地上

    意思:
    1.陆地上。
    《周礼春官大司乐》:“冬日至,于地上之圜丘奏之……夏日至,于泽中之方丘奏之。”亦指地面上。
    唐·李白《静夜思》诗:“床前明月光,疑是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