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事文章,本以代耕织。
意思:读记事文章,本以代替耕田织布。
出自作者[宋]欧阳修的《感兴五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人生志向和思考的诗,主要围绕着读书、仕宦、责任、能力和量力而行等主题展开。
首段“仕宦希寸禄,庶无饥寒迫”,表达了诗人对仕宦的期望,希望通过仕途能够解决温饱问题,这是很多古代文人共同的愿望。
“读书事文章,本以代耕织”,这里诗人表达了读书是为了写文章,而写文章则是为了能够替代耕织的工作,这反映了诗人对知识的尊重和对耕织的无奈。
“学成颇自喜,禄厚愈多责”,学习成功后,诗人感到很高兴,但俸禄丰厚之后,责任也愈多。这里诗人表达了对责任和义务的认识,也体现了他的责任感和担当。
“挟山以超海,事有非其力”,这句诗表达了做事要量力而行,不能勉强自己,这是非常深刻的道理。
“君子贵量能,无轻食人食”,最后两句是诗人的自我反思和告诫,他认为作为一个君子,重要的是要估量自己的能力,不要轻易去尝试超过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这涉及到自我认知和行为控制的问题。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对责任和能力的理解,以及对量力而行的重视。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值得反复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