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感兴五首》 读书事文章,本以代耕织。

读书事文章,本以代耕织。

意思:读记事文章,本以代替耕田织布。

出自作者[宋]欧阳修的《感兴五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人生志向和思考的诗,主要围绕着读书、仕宦、责任、能力和量力而行等主题展开。 首段“仕宦希寸禄,庶无饥寒迫”,表达了诗人对仕宦的期望,希望通过仕途能够解决温饱问题,这是很多古代文人共同的愿望。 “读书事文章,本以代耕织”,这里诗人表达了读书是为了写文章,而写文章则是为了能够替代耕织的工作,这反映了诗人对知识的尊重和对耕织的无奈。 “学成颇自喜,禄厚愈多责”,学习成功后,诗人感到很高兴,但俸禄丰厚之后,责任也愈多。这里诗人表达了对责任和义务的认识,也体现了他的责任感和担当。 “挟山以超海,事有非其力”,这句诗表达了做事要量力而行,不能勉强自己,这是非常深刻的道理。 “君子贵量能,无轻食人食”,最后两句是诗人的自我反思和告诫,他认为作为一个君子,重要的是要估量自己的能力,不要轻易去尝试超过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这涉及到自我认知和行为控制的问题。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对责任和能力的理解,以及对量力而行的重视。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值得反复品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仕宦希寸禄,庶无饥寒迫。
读书事文章,本以代耕织。
学成颇自喜,禄厚愈多责。
挟山以超海,事有非其力。
君子贵量能,无轻食人食。
作者介绍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读书

    读音:dú shū

    繁体字:讀書

    短语:阅 阅读 阅览 开卷 读 涉猎 翻阅 看

    英语:study

    意思:(读书,读书)

    1.阅读书籍;诵读书籍

  • 文章

    读音:wén zhāng

    繁体字:文章

    短语:稿子 章

    英语:article

    意思:
    1.错杂的色彩或花纹。
    《墨子非乐上》:“是故子墨子之所以非乐者

  • 章本

    读音:zhāng běn

    繁体字:章本

    意思:根由;依据。
    《豆棚闲话大和尚假意超升》:“只因后来的人无端穿凿,说出许多地狱天堂,就起了骗人章本。”

    解释:1.根由;依据。

  • 耕织

    读音:gēng zhī

    繁体字:耕織

    英语:farming and weaving

    意思:(耕织,耕织)
    耕种纺织。犹言农桑。
    《管子幼官》:“三会诸侯,令曰:‘田租百取五,市赋百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