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伤秋》 懒慢头时栉,艰难带减围。

懒慢头时栉,艰难带减围。

意思:懒散怠慢头时梳头,艰难带减围。

出自作者[唐]杜甫的《伤秋》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林的美景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战争的忧虑。 首联“林僻来人少,山长去鸟微。高秋收画扇,久客掩荆扉”,诗人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山林幽静、人迹罕至的景象。林深树密,山路漫长,鸟儿飞得远而稀少。在深秋时节,山林变得如同一幅画扇,静谧而美丽。诗人久客他乡,只能掩上荆扉,独自品味这份孤独和寂寥。 颔联“懒慢头时栉,艰难带减围”,诗人以自嘲的口吻描述了自己的生活状态。由于懒散散漫,头发已经多日未理;由于生活艰难,腰带也逐渐变窄。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苦涩。 颈联“将军犹汗马,天子尚戎衣”,诗人借将军和天子的事例,表达了对战争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将军仍在挥汗驰马,而天子尚在戎装披挂,战争似乎永无止境。这让人不禁对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苦难产生深深的同情。 尾联“何年减豺虎,似有故园归”,诗人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思念。他想象着哪一天豺狼虎豹减少,人们才能回到故园,过上安宁的生活。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和平的渴望。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林的美景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战争的忧虑。诗中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深深的期盼,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林僻来人少,山长去鸟微。
高秋收画扇,久客掩荆扉。
懒慢头时栉,艰难带减围。
将军犹汗马,天子尚戎衣。
白蒋风飙脆,殷柽晓夜稀。
何年减豺虎,似有故园归。
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关键词解释

  • 艰难

    读音:jiān nán

    繁体字:艱難

    短语:紧 不便 倥偬 拮据 不方便 手头紧 窘

    英语:difficult

    意思:(艰难,艰难)
    I

  • 懒慢

    读音:lǎn màn

    繁体字:懶慢

    意思:(参见嬾慢,懒慢)

    解释:1.犹懒散。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