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步月溪上》 灯出捞虾岸,烟笼射鸭舟。

灯出捞虾岸,烟笼射鸭舟。

意思:灯从捞虾上岸,烟笼射鸭船。

出自作者[近代]陈三立的《步月溪上》

全文赏析

这首诗《寒月满溪水,行吟僻更幽》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独自漫步溪边时所感的小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寒月、溪水、峰峦、草树等自然元素与自己的情感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首句“寒月满溪水,行吟僻更幽”中,“寒月”点明了诗人在夜晚漫步溪边,月亮高悬,映照在溪水中,营造出一种清冷寂静的氛围。“满”字更是暗示了夜色的深沉,为整首诗定下了一个静谧的基调。而“行吟”则表达了诗人独自漫步、低声吟咏的情境,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孤独和静思。 “峰峦依郭曙,草树映波浮”这两句描绘了周围的景色,峰峦依偎着城郭在曙光中显露,草树在溪水的映衬下若隐若现。这些自然元素与诗人的情感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灯出捞虾岸,烟笼射鸭舟”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夜晚的活动,他提着灯笼在溪边捞虾,而烟雾笼罩的船只在水中射鸭。这些细节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夜晚的活动,同时也增添了诗的趣味性。 最后,“鼾声茅舍底,顾影复淹留”这两句是诗人对夜晚归宿的描述。诗人听到了茅舍中传来的鼾声,他回头看着自己的影子,决定在溪边再停留一会儿。这两句不仅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也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似乎在享受着独自漫步的时光,享受着与自然对话的时刻。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描绘的画面生动有趣。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细节,将自然景色与自己的情感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独处的喜爱和享受,展现了他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态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寒月满溪水,行吟僻更幽。
峰峦依郭曙,草树映波浮。
灯出捞虾岸,烟笼射鸭舟。
鼾声茅舍底,顾影复淹留。
作者介绍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

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历任吏部行走、主事。1898年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

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关键词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