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存帝女啼,夔学林雍鑋。
意思:竹子在皇帝的女儿哭,夔学林雍鑋。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送宁乡令张沆》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长沙过洞庭,水泊风摇矴。青山接夷蛮,白昼鸣鴞鸋。竹存帝女啼,夔学林雍鑋。不嫌卑湿往,教令民须听》。从标题可以看出,这是一首描绘洞庭湖畔风摇竹声、青山接夷蛮、白昼鸮鸣等自然风光的诗。
首联“水泊风摇矴。青山接夷蛮”,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洞庭湖畔的风光。风摇矴,描绘了湖面波光粼粼、风起浪涌的景象,给人一种动态的美感。青山接夷蛮,则描绘了远处的青山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山峦相接的景象,给人一种壮阔的感觉。
颔联“白昼鸣鴞鸋。竹存帝女啼”,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洞庭湖畔的白昼景象。白昼鸮鸣,描绘了白天鸮鸟鸣叫的情景,增添了诗的幽深和神秘感。竹存帝女啼,则描绘了竹林中传来的帝女啼哭声,给人一种凄婉的感觉。
颈联“夔学林雍鑋。不嫌卑湿往”,诗人笔锋一转,引入了历史故事。夔学林雍鑋,讲述了一个人向林雍鑋学习乐器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学习、艺术的追求和热爱。不嫌卑湿往,表达了诗人不嫌弃环境恶劣,愿意前往洞庭湖畔居住的意思。
尾联“教令民须听”,诗人以一种劝诫的口吻告诫当地百姓要听从政府的安排,体现了诗人对百姓的关心和爱护。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洞庭湖畔的自然风光为背景,通过描绘风摇竹声、青山接夷蛮、白昼鸮鸣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艺术的热爱,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百姓的关心和爱护。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