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百步洪二首》 嶮中得乐虽一快,何意水伯夸秋河。

嶮中得乐虽一快,何意水伯夸秋河。

意思:险阻中得到快乐尽管一节,为什么水伯夸秋河。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百步洪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乘船经过一处险要的河流时所写,通过对船行水中的生动描绘,形象地展示了水流湍急、浪花飞溅、轻舟飞梭、凫雁惊起、乱石磋磨、飞沫生涡等壮观景象。 首联“长洪斗落生跳波,轻舟南下如投梭”便直接点出了水势汹涌、浪花飞溅的场景,作者乘坐的轻舟如同投梭一样快速南下,与下文的“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等描写一样,都展示了作者对于水流迅疾的直观感受。 颔联和颈联则通过一系列的比喻,进一步描绘了水流的速度和力量。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形容水流之快,如同兔子奔跑、鹰隼俯冲、骏马飞驰,展示了水流的力量和迅疾。而“断弦离柱箭脱手”等则更是直接形容了水流冲击的力量和速度,如离弦之箭、脱手之弹,瞬息而过。 同时,作者也通过描绘水流中的泡沫和飞沫,展示了水流漩涡的生动景象,如“流沫生千涡”,“有如飞电过隙珠翻荷”等,都生动形象。 整首诗通过对船行水中的生动描绘,展示了作者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于人生的思考。作者在欣赏水流的美景的同时,也感叹人生的短暂和虚无,表达了对争斗和醉梦的批判,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于自然的敬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长洪斗落生跳波,轻舟南下如投梭。
水师绝叫凫雁起,乱石一线争磋磨。
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
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
四山眩转风掠耳,但见流沫生千涡。
嶮中得乐虽一快,何意水伯夸秋河。
我生乘化日夜逝,坐觉一念逾新罗。
纷纷争夺醉梦里,岂信荆棘埋铜驼。
觉来俯仰失千劫,回视此水殊委蛇。
君看岩边苍石上,古来篙眼如蜂窠。
但应此心无所住,造物虽驶如吾何。
回船上马各归去,多言譊譊师所呵。
作者介绍 苏轼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关键词解释

  • 水伯

    读音:shuǐ bó

    繁体字:水伯

    意思:水神。
    《山海经海外东经》:“朝阳之谷,神曰天吴,是为水伯。”
    明·宋濂《风门洞碑》诗:“四子爽驰乘四熊,川君水伯扈以从。”
    清·昭槤《啸亭续录张

  • 秋河

    读音:qiū hé

    繁体字:秋河

    意思:即银河。
    南朝·齐·谢朓《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诗:“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苍苍。”
    南朝·梁简文帝《七励》:“秋河晓碧,落蕙山黄。”
    唐·韩翃

  • 意水

    读音:yì shuǐ

    繁体字:意水

    意思:佛教语。谓禅定时心意寂静,湛然如水。
    唐·慧立本《三藏法师传》卷九:“智皎心灯,定凝意水;非情尘之所翳,岂识浪之能惊。”

    解释:1.佛教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