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至固足喜,不至静亦佳。
意思:客人一到就可以高兴,不到静也不错。
出自作者[明]道原法师的《独坐》
全文创作背景
《独坐》是明朝道原法师创作的一首诗。诗歌的创作背景往往与诗人的生活经历、心境以及社会环境有关。明朝时期,佛教在中国已经有了深厚的发展,僧侣们的修行与生活成为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主题。道原法师作为一位僧侣,通过诗歌来表达他对修行生活的理解和体验。
《独坐》一诗,通过描绘独坐修行的场景,展现了道原法师内心的宁静和对佛法的领悟。独坐是佛教修行的一种方式,旨在通过静坐冥想,达到内心平静,进而领悟佛法真谛。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如“青山不语花含笑,流水无声鸟自鸣”,也体现了僧侣们修行时所处的清幽环境,以及他们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境界。
综上所述,《独坐》的创作背景与道原法师的修行生活、心境以及对佛法的领悟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