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边野水通渔路,篱外青山见寺邻。
意思:桥边野水通渔路,篱笆外青山见寺邻近。
出自作者[宋]林逋的《园庐》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宁静而贫寒的文人生活,透露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欣然自适之情。
首联“柴关寒井对萧辰,自爱栖迟近古人”,以柴门、寒井、萧瑟的时辰开篇,立刻营造出一种冷清、落寞的氛围。然而,诗人却自得其乐,对这种近似古人的清贫生活有一种热爱。
颔联“闲草遍庭终胜俗,好书堆案转甘贫”,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环境:庭院里野草丛生,书桌上堆满好书。这种生活虽然贫寒,但诗人却觉得胜过庸俗的世俗生活。
颈联“桥边野水通渔路,篱外青山见寺邻”,野水、渔路、篱笆、青山、寺庙,这些元素构成了一幅宁静的乡村画卷,进一步渲染出诗人生活的清幽环境。
尾联“懒为躬耕咏梁甫,吾生已是太平民”,诗人表示虽然贫穷,但并不愿意像诸葛亮那样辛苦躬耕,因为现在已经是太平年代,生活还是过得去的。这里可以看出诗人的达观态度。
整首诗以朴素的语言,描绘出了一种寒酸却宁静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生活的欣然自适。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世俗繁华的淡泊,以及对于太平生活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