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同前题》 虽则毋归,对酒当歌,终难激扬。

虽则毋归,对酒当歌,终难激扬。

意思:虽然就不要回来,可是对着美酒要纵情高歌,最终难以激励。

出自作者[清]陈维崧的《同前题》

全文赏析

这首词描写了作者在宴会上的感慨,表达了对于岁月流逝、功业无成的悲叹,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俗繁华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上片开头“虽则毋归,对酒当歌,终难激扬”三句,直接表达了作者在宴会上虽然饮酒作乐,但是难以激扬心情的郁闷之情。接着用“似孔家文举,幼原了了;卫家叔宝,晚更茫茫”四句,以历史名人孔融和卫玠为例,表达了人生短暂、功名难就的感慨。 下片进一步描写了宴会的繁华场面,以及作者对于世俗纷扰的厌倦之情。“御沟偶过球场,笑涂辙都为若辈妨”二句,通过描写宴会场所周围的繁华景象,反衬出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厌倦。接着用“更内家髻样,巧如马坠;小侯舞势,快作鸾翔”四句,进一步描写了宴会上的热闹场面。 最后的“酒则数行,食而三叹,断尽西风烈士肠。登城望,有千群筚篥,万点牛羊”几句,表达了作者在宴会上的心情沉闷,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整首词语言生动,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虽则毋归,对酒当歌,终难激扬。
似孔家文举,幼原了了。
卫家叔宝,晚更茫茫。
五剧金鞭,六衔宝马,谁数吾家老子昂。
公真误,叹臣今已老,发短心长。
御沟偶过球场,笑涂辙都为若辈妨。
更内家髻样,巧如马坠。
小侯舞势,快作鸾翔。
酒则数行,食而三叹,断尽西风烈士肠。
登城望,有千群筚篥,万点牛羊。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

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

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

关键词解释

  • 虽则

    读音:suī zé

    繁体字:雖則

    英语:though; although

    意思:(虽则,虽则)
    虽然。
    《书秦誓》:“虽则云然,尚猷询兹黄髮,则罔所愆。”
    唐·罗隐《

  • 激扬

    读音:jī yáng

    繁体字:激揚

    英语:drain away the mud and bring in fresh water

    意思:(参见激扬,激飏)

    近义词:

  • 对酒

    读音:duì jiǔ

    繁体字:對酒

    意思:(对酒,对酒)

    1.面对着酒。
    三国·魏·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三国·魏·阮籍《咏怀诗》之六四:“对酒不能言,悽怆怀酸辛。”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