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十九》 双城夹峙万山围,旧号虽存旧址非。

双城夹峙万山围,旧号虽存旧址非。

意思:双城对峙万山包围,旧称虽然存在旧址不是。

出自作者[清]纪昀的《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十九》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古代城市遗址的诗,通过对双城遗址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首句“双城夹峙万山围,旧号虽存旧址非。”描绘了双城之间的地理环境,万山环绕,两座城市相互夹峙,但旧时的名称虽然还在,但旧时的遗址已经不复存在。诗人通过描绘双城的位置和现状,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 “孤木地旁秋草没,降蕃指点尚依稀。”诗人进一步描绘了遗址的景象,孤木之地旁秋草茂盛,只有当地的降蕃还在这里指点着,还能依稀辨认出一些旧时的痕迹。这里诗人通过降蕃的视角,让读者更深入地感受到历史的沉淀和变迁。 整首诗通过对双城遗址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变迁的无奈。诗人通过对地理环境、遗址现状、遗址景象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诗人的情感。同时,诗中也暗示了历史的残酷和无情,提醒人们要珍惜现在,珍视历史。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简练、意象鲜明,通过生动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和历史的气息。整首诗的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是一首优秀的古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双城夹峙万山围,旧号虽存旧址非。
孤木地旁秋草没,降蕃指点尚依稀。
作者介绍 纪昀简介
纪昀(1724.7.26-1805.3.14),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直隶献县(今河北沧州市)人。清代政治家、文学家,乾隆年间官员。历官左都御史,兵部、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管国子监事致仕,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

纪昀学宗汉儒,博览群书,工诗及骈文,尤长于考证训诂。任官50余年,年轻时才华横溢、血气方刚,晚年的内心世界却日益封闭。其《阅微草堂笔记》正是这一心境的产物。他的诗文,经后人搜集编为《纪文达公遗集》。

嘉庆十年(公元1805)二月,纪昀病逝,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

关键词解释

  • 旧址

    读音:jiù zhǐ

    繁体字:舊址

    英语:site

    近义词: 遗址、原址

    反义词: 新址

    详细释义:已经不存在或已迁走

  • 夹峙

    读音:jiā zhì

    繁体字:夾峙

    意思:(夹峙,夹峙)
    左右耸峙。
    清·俞正燮《癸巳类稿黟县山水记》:“石山会诸水,在县东南十里,连山夹峙。”
    张天民《创业》:“雪峰夹峙的祁连山口,出现一个小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