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书怀》 别从仙客求方法,时到僧家问苦空。

别从仙客求方法,时到僧家问苦空。

意思:另外从仙客求方法,当时到僧家问苦空。

出自作者[唐]张籍的《书怀》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诗人自小疏懒的性格和人生经历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生苦短的感慨。 首联“自小信成疏懒性,人间事事总无功。”诗人自小就形成了疏懒的性格,对世间的一切事情都看得很淡,对功名利禄也毫无兴趣。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同时也揭示了他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颔联“别从仙客求方法,时到僧家问苦空。”诗人寻求解脱之道,从仙客和僧家寻求方法,询问人生的苦空之境。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和对解脱的渴望。 颈联“老大登朝如梦里,贫穷作活似村中。”诗人感叹自己年纪大了,在朝廷中任职如同梦幻一般,贫穷的生活就像在村中劳作一样。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无奈和感慨,同时也揭示了他对现实的深刻认识。 尾联“未能即便休官去,惭愧南山采药翁。”诗人未能立即辞官离去,心中感到惭愧。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矛盾和挣扎,同时也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自小疏懒的性格和人生经历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生苦短的感慨。诗人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挣扎,但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解脱和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自小信成疏懒性,人间事事总无功。
别从仙客求方法,时到僧家问苦空。
老大登朝如梦里,贫穷作活似村中。
未能即便休官去,惭愧南山采药翁。
作者介绍
张籍(约766年—约830年),字文昌,唐代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汉族,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为韩门大弟子,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代表作有《秋思》、《节妇吟》、《野老歌》等。

关键词解释

  • 仙客

    读音:xiān kè

    繁体字:仙客

    意思:
    1.仙人。
    汉·刘向《列仙传女几》:“女几薀妙,仙客来臻。倾书开引,双飞绝尘。”
    宋·司马光《瘿盆》诗:“昔时仙客浮孤槎,波痕渍朽成凹洼。”

  • 方法

    读音:fāng fǎ

    繁体字:方法

    短语:辙 方 艺术 智 计 点子 法门 道 术 法 解数

    英语:method

    意思:
    1.测定方形之法。

  • 法时

    读音:fǎ shí

    繁体字:法時

    意思:(法时,法时)
    犯法之时。
    《汉书孔光传》:“令,犯法者各以法时律令论之,明有所讫也。”
    颜师古注:“法时,谓始犯法之时也。”

  • 家问

    读音:jiā wèn

    繁体字:家問

    意思:(家问,家问)

    1.家信。
    《晋书陆机传》:“初,机有骏犬,名曰黄耳,甚爱之。既而羁寓京师,久无家问,笑语犬曰:‘我家绝无书信,汝能赍书取消息不?’”

  • 苦空

    读音:kǔ kōng

    繁体字:苦空

    意思:佛教语。谓人世间一切皆苦,凡事俱空。后亦用作佛门的代称。
    南朝·梁武帝《摩诃般若忏文》:“观夫常乐我净,盖真常之妙本,无常苦空,乃世祖之累法。”
    宋·苏轼《胜相院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