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检无升顶,珠襦有裸尸。
意思:玉检没有登上山顶,珍珠衫有裸尸。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咏史五言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历史变迁和王朝兴衰的感慨。诗人通过描绘历史人物和事件,表达了对家国兴衰、民族融合、权力斗争等主题的深刻思考。
首句“虽化家为国,其如夏变夷。”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在历史的长河中,家族和国家都经历了许多变化,从家族的兴起,到国家的建立和衰落,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诗人用“夏变夷”这个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这种变化,即从一种文化形态转变为另一种文化形态。
“可汗僭天子,萧后作阏氏。”这两句描绘了历史上的政治斗争和权力游戏。可汗是古代中国对统治者的尊称,僭天子则表达了诗人对权力滥用和不公正的批判。萧后则是一位历史人物,作为阏氏,即皇后,诗人用她作为象征权力斗争的象征。
“玉检无升顶,珠襦有裸尸。”这两句描绘了死亡和葬礼的场景。玉检表示用玉制作的信件或文件,这里可能指可汗的遗诏或遗嘱。无升顶则表示遗诏或遗嘱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重视。珠襦则表示用珍珠装饰的衣服,这里可能指可汗的陪葬品。有裸尸则表示尸体暴露在外,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安息。这两句描绘了死亡和葬礼的不公和不义,表达了诗人对权力和财富的批判。
“未应长乐老,饮酒又吟诗。”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生命短暂的感慨。未应长乐老表示诗人认为长乐老不应该只是饮酒作乐,还应该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饮酒又吟诗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和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民族融合、权力斗争、死亡和生命等主题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绘,表达了对家国兴衰、权力斗争、生命无常等主题的感慨和批判。这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