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咏史五言二首》 玉检无升顶,珠襦有裸尸。

玉检无升顶,珠襦有裸尸。

意思:玉检没有登上山顶,珍珠衫有裸尸。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咏史五言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历史变迁和王朝兴衰的感慨。诗人通过描绘历史人物和事件,表达了对家国兴衰、民族融合、权力斗争等主题的深刻思考。 首句“虽化家为国,其如夏变夷。”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在历史的长河中,家族和国家都经历了许多变化,从家族的兴起,到国家的建立和衰落,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诗人用“夏变夷”这个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这种变化,即从一种文化形态转变为另一种文化形态。 “可汗僭天子,萧后作阏氏。”这两句描绘了历史上的政治斗争和权力游戏。可汗是古代中国对统治者的尊称,僭天子则表达了诗人对权力滥用和不公正的批判。萧后则是一位历史人物,作为阏氏,即皇后,诗人用她作为象征权力斗争的象征。 “玉检无升顶,珠襦有裸尸。”这两句描绘了死亡和葬礼的场景。玉检表示用玉制作的信件或文件,这里可能指可汗的遗诏或遗嘱。无升顶则表示遗诏或遗嘱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重视。珠襦则表示用珍珠装饰的衣服,这里可能指可汗的陪葬品。有裸尸则表示尸体暴露在外,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安息。这两句描绘了死亡和葬礼的不公和不义,表达了诗人对权力和财富的批判。 “未应长乐老,饮酒又吟诗。”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生命短暂的感慨。未应长乐老表示诗人认为长乐老不应该只是饮酒作乐,还应该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饮酒又吟诗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和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民族融合、权力斗争、死亡和生命等主题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绘,表达了对家国兴衰、权力斗争、生命无常等主题的感慨和批判。这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虽化家为国,其如夏变夷。
可汗僭天子,萧后作阏氏。
玉检无升顶,珠襦有裸尸。
未应长乐老,饮酒又吟诗。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玉检

    (1).玉牒书的封箧。《汉书·武帝纪》“登封 泰山 ”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孟康 曰:“玉者功成治定,告成功於天……刻石纪号,有金策石函,金泥玉检之封焉。” 唐 李商隐 《赠华阳宋真人兼寄清都刘先生》诗:“玉检赐书迷凤篆,金华归驾冷龙鳞。”《说文·木部》“检,书署也” 清 段玉裁 注:“玉牒检者,玉牒之玉函也,所谓玉检也。” 桂馥 义证:“《六书故》:检状如封匧。”
    (2).借指
  • 无升

    读音:wú shēng

    繁体字:無升

    意思:(无升,无升)
    古代刁斗的别名。一说为“鐎斗”之讹。
    《方言》第十三:“无升谓之刁斗。”
    郭璞注:“谓小铃也。”
    王国维《书<郭注方言>后》

  • 顶珠

    读音:dǐng zhū

    繁体字:頂珠

    英语:decorative pearl on top of an official cap

    意思:(顶珠,顶珠)

    1.装饰在巾顶之中的大珠。

  • 裸尸

    读音:luǒ shī

    繁体字:裸屍

    意思:(裸尸,裸尸)
    谓使尸骨暴露于野外。
    《三国演义》第二二回:“而操帅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

    解释:1.谓使尸骨暴露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