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瑟》 絙弦参庙乐,疏越荐牺樽。

絙弦参庙乐,疏越荐牺樽。

意思:粗弦参庙乐,疏越推荐牺樽。

出自作者[宋]丁谓的《瑟》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古代乐舞的优雅和深情,以及对古代制度的怀念。 首联“轩后更张妙,羲和旧制存”,表达了对古代制度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新制度的期待。这里,“轩后”指的是古代帝王,“羲和”则是古代乐舞的代表。诗人赞美帝王改革制度的巧妙,同时也肯定了旧制度的存在价值。 颔联“絙弦参庙乐,疏越荐牺樽”,描述了古代乐舞的庄重和深情。絙弦和疏越都是古代乐舞的乐器,它们与牺樽一起演奏出庄重而深情的音乐。这里,诗人通过描述乐器和音乐,表达了对古代乐舞的赞美。 颈联“赵女宣孤愤,湘灵写断魂”,进一步赞美了古代乐舞的情感表达。赵女和湘灵都是古代传说中的女性形象,她们通过音乐表达了自己的情感。诗人通过这两个形象,表达了对古代女性音乐才华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代情感表达方式的怀念。 尾联“仲由无雅吹,何必鼓丘门”,表达了对古代文化传承的感慨。仲由是古代一位有德行的士人,他虽然没有雅吹这样的音乐才能,但他的德行却足以让他在音乐中得到升华。这里,诗人通过仲由的形象,表达了对古代文化传承的感慨,同时也肯定了音乐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古代乐舞的赞美和对古代制度的怀念,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敬仰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的重视。诗人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轩后更张妙,羲和旧制存。
絙弦参庙乐,疏越荐牺樽。
赵女宣孤愤,湘灵写断魂。
仲由无雅吹,何必鼓丘门。
作者介绍
丁谓(966-1037),字谓之,后更字公言,两浙路苏州府长洲县人。先后任参知政事(副相)、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正相),前后共在相位七年。

因作恶太多,丁谓最后被罢相,贬为崖州(今海南省三亚市)司户参军,他的四个儿子、三个弟弟全部被降黜。抄没家产时,从他家中搜得各地的贿赂物品,不可胜纪。景祐四年(1037)闰四月,卒于光州,归葬苏州城西华山习嘉原。

关键词解释

  • 疏越

    读音:shū yuè

    繁体字:疏越

    意思:
    1.疏通瑟底之孔,使声音舒缓。
    《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唱而三叹,有遗音者矣。”
    孔颖达疏:“越,谓瑟底孔也,疏通之使声迟,故云疏越。

  • 牺樽

    读音:xī zūn

    繁体字:犧樽

    意思:(牺樽,牺樽)
    见“牺尊”。

    造句:暂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