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镇阳读书》 有似蚕作茧,缩身思自藏。

有似蚕作茧,缩身思自藏。

意思:有点像蚕作茧,自己想自己藏缩。

出自作者[宋]欧阳修的《镇阳读书》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春夜苦短、病眸无光、废书叹息之时,回忆起前年来京师讲学时的经历,对年轻时的学思和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忆。 首联“春深夜苦短,灯冷焰不长”描绘了春夜的短暂和灯火的微弱,象征着人生的短暂和追求的艰难。颔联“尘蠹文字细,病眸濮无光”则以文字的尘封和眼睛的病态,表达了作者在追求过程中的艰辛和困苦。颈联“坐久百骸倦,中遭群虑戕”则表达了长时间的思考和追求带来的身心疲惫。 诗中的“寻前顾后失,得一念十忘”表达了作者在追求过程中的迷茫和反复,同时也体现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真理的追求。而“乃知学在少,老大不可强”则表达了作者对年轻时学思的怀念和对老年的无奈。 最后,作者回忆起石夫子和徂徕茅堂的生活,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去的怀念。诗中提到的讲学和待官阙,也反映了作者对社会责任和人生理想的追求。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对春夜、文字、思考、讲学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知识追求、社会责任和理想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春深夜苦短,灯冷焰不长。
尘蠹文字细,病眸濮无光。
坐久百骸倦,中遭群虑戕。
寻前顾後失,得一念十忘。
乃知学在少,老大不可强。
废书谁与语,叹息自悲伤。
因忆石夫子,徂徕有茅堂。
前年来京师,讲学居上庠。
青衫缀朝士,面有数亩桑。
不耐群儿嗤,束书归故乡。
却寻茅堂在,高卧泰山傍。
圣经日陈前,弟子罗两厢。
大论叱佛老,高声诵虞唐。
宾朋足枣栗,儿女饱糟糠。
虽云待官阙,便欲解朝裳。
有似蚕作茧,缩身思自藏。

作者介绍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有似

    读音:yǒu sì

    繁体字:有似

    意思:类似;如同。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附会》:“驭文之法,有似于此。”
    唐·韩愈《赠崔立之评事》诗:“可怜无益费精神,有似黄金掷虚牝。”
    宋·张先《定

  • 蚕作

    读音:cán zuò

    繁体字:蠶作

    意思:(蚕作,蚕作)
    养蚕的劳作。
    南朝·宋·鲍照《咏采桑》:“季春梅始落,工女事蚕作。”
    唐·李白《陌上桑》诗:“美女渭桥东,春还事蚕作。”

  • 自藏

    读音:zì cáng

    繁体字:自藏

    意思:I
    自行隐藏。
    汉·贾谊《惜誓》:“彼圣人之神德兮,远浊世而自藏。”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听汝则违令,杀汝则诛首,归深自藏,无为吏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