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尧衢写寄元旦之作依韵和酬》 旧游同偃蹇,吾道倚狂颠。

旧游同偃蹇,吾道倚狂颠。

意思:老朋友一样傲慢,我的路紧靠狂颠。

出自作者[近代]陈三立的《尧衢写寄元旦之作依韵和酬》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抉目是何年,归耕恐未然。旧游同偃蹇,吾道倚狂颠。》,作者是唐朝的诗人李商隐。这首诗的主题是人生哲理和情感表达。 首联“抉目是何年,归耕恐未然。”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未来的迷茫。抉目是一个典故,指伍子胥因谗言被吴王赐剑自尽,这里用来表达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短暂。作者可能对未来的生活有所期待,但同时也感到恐惧和迷茫,不知道未来会如何。 颔联“旧游同偃蹇,吾道倚狂颠。”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我特质的肯定和骄傲。“旧游”可能指的是过去的经历和朋友,“偃蹇”和“狂颠”都是对自我特质的描述,表达了作者不拘一格、特立独行的个性。 颈联“忆汝孤罴坐,传声寒雁先。”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忆汝”可能指的是对亲人的回忆,“孤罴坐”和“寒雁先”都是对生活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亲人的思念。 尾联“老人星出海,垂照和歌筵。”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希望和对生活的乐观。“老人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星,代表着长寿和吉祥,“出海”和“垂照”都是对它的美好寓意的描述,“和歌筵”则可能指的是生活的美好和欢乐。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对过去的怀念、对未来的不确定、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生活的希望和乐观。通过这些情感表达,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积极态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抉目是何年,归耕恐未然。
旧游同偃蹇,吾道倚狂颠。
忆汝孤罴坐,传声寒雁先。
老人星出海,垂照和歌筵。
作者介绍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

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历任吏部行走、主事。1898年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

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关键词解释

  • 偃蹇

    读音:yǎn jiǎn

    繁体字:偃蹇

    英语:stand tall and erect

    意思:
    1.高耸貌。
    《楚辞离骚》:“望瑶臺之偃蹇兮,见有娀之佚女。”
    王逸注

  • 旧游

    读音:jiù yóu

    繁体字:舊游

    英语:formerly-visited place

    意思:(参见旧游,旧游)

    解释:1.亦作\"旧游\"。 2.昔日的游览。

  • 狂颠

    读音:kuáng diān

    繁体字:狂顛

    意思:(狂颠,狂颠)
    癫狂。形容举止放荡无节制。
    唐·张籍《罗道士》诗:“闻客语声知贵贱,持花歌咏似狂颠。”
    宋·辛弃疾《唐河传效花间体》词:“折花去,岸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