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尤使君郡圃十二诗·乐山堂》 青山如避世,讵肯诣公府。

青山如避世,讵肯诣公府。

意思:青山就像避世,不肯到郡府。

出自作者[宋]李庚的《题尤使君郡圃十二诗·乐山堂》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诗,诗中描绘了青山如世外桃源般避世,仁人好贤如招邀入庭户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这种佳趣的向往和追求。 首句“青山如避世,讵肯诣公府”,描绘了青山如世外高人般避世的态度,仿佛不愿与世俗纷争,不愿被公府所累。这表达了作者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暗示了作者对尘世的厌倦和逃避。 “仁人如好贤,招邀入庭户”一句,则表达了作者对仁人好贤的赞美和向往。仁人好贤,就像招邀宾朋入庭户一样,热情好客,乐于接纳不同的人。这表达了作者对仁人君子之风的向往和追求。 “拄笏对朝气,卷帘当暮雨”两句,描绘了作者在庭户前欣赏朝气、暮雨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陶醉。这里也暗示了作者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希望像山林中的隐士一样,远离尘世纷扰,享受自然之美。 最后一句“是中有佳趣,莫与儿辈语”,表达了作者对这种佳趣的珍视和保护,不希望让儿孙们知道这种生活,以免破坏这种美好的情趣。这体现了作者对山林生活的热爱和保护,也表达了对儿孙们的关爱和期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对仁人好贤的赞美和向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陶醉。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儿孙们的关爱和期望,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珍视和保护。这首诗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青山如避世,讵肯诣公府。
仁人如好贤,招邀入庭户。
拄笏对朝气,卷帘当暮雨。
是中有佳趣,莫与儿辈语。
作者介绍
李庚,字子长,临海(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十五年(一一四五)进士,调长沙尉(《攻愧集》卷五二《詅痴符集序》),知昆山县。二十六年,召为御史台主簿(《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一)。二十七年,为监察御史,守兵部员外郎(同上书卷一七六、一七八)。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提举江南东路常平(《宋会要辑稿》职官四八之一○四)。历知南剑、抚、袁诸州,卒。有集《詅痴符》,已佚。事见《嘉定赤城志》卷三三。今录诗十五首。

宋临江人,流寓天台,字子长。高宗绍兴十五年进士。历御史台主簿、监察御史,以附汤鹏举罢。除兵部郎中,继奉祠提举江东常平,知南剑、抚二州,调知袁州,未赴而卒。有《詅痴符集》。

关键词解释

  • 公府

    读音:gōng fǔ

    繁体字:公府

    英语:government office in ancient

    意思:
    1.君主之府。
    《左传昭公四年》:“孟孙为司空以书勋。今死而弗以,是弃

  • 青山

    读音:qīng shān

    繁体字:青山

    意思:
    1.青葱的山岭。
    《管子地员》:“青山十六施,百一十二尺而至于泉。”
    唐徐凝《别白公》诗:“青山旧路在,白首醉还乡。”
    《四游记玉

  • 避世

    读音:bì shì

    繁体字:避世

    英语:retire from the world; withdraw from society

    意思:逃避尘世;逃避乱世。
    《庄子刻意》:“此江海之士,避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