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奉送王信州崟北归》 壤歌唯海甸,画角自山楼。

壤歌唯海甸,画角自山楼。

意思:土地歌只有海滨,画角从山楼。

出自作者[唐]杜甫的《奉送王信州崟北归》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朝廷政治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 首联“朝廷防盗贼,供给愍诛求。下诏选郎署,传声能典州”,描绘了朝廷为了防止盗贼而采取的措施,包括下令选拔官员、发布命令等。这些措施虽然是为了维护社会治安,但同时也反映了朝廷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和担忧。 颔联“苍生今日困,天子向时忧”,表达了作者对百姓困苦的同情和对天子忧心的理解。这一联通过对比“苍生今日困”和“天子向时忧”的描述,突出了百姓的苦难和朝廷的担忧,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颈联“井屋有烟起,疮痍无血流”,通过描绘井边屋角的烟火和疮痍满目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百姓遭受战争和灾难的深深同情。这一联通过具体而生动的描写,将作者的同情和悲悯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随后几联,作者通过描绘百姓的生活状况、朝廷的政策措施、自己的思考和感慨等,进一步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愤慨和对未来的期待。这些描述和感慨,既体现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也展示了他的政治理想和人文关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朝廷政治和社会现实的描绘和思考,表达了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人文关怀,具有一定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朝廷防盗贼,供给愍诛求。
下诏选郎署,传声能典州。
苍生今日困,天子向时忧。
井屋有烟起,疮痍无血流。
壤歌唯海甸,画角自山楼。
白发寐常早,荒榛农复秋。
解龟逾卧辙,遣骑觅扁舟。
徐榻不知倦,颍川何以酬。
尘生彤管笔,寒腻黑貂裘。
高义终焉在,斯文去矣休。
别离同雨散,行止各云浮。
林热鸟开口,江浑鱼掉头。
尉佗虽北拜,太史尚南留。
军旅应都息,寰区要尽收。
九重思谏诤,八极念怀柔。
徙倚瞻王室,从容仰庙谋。
故人持雅论,绝塞豁穷愁。
复见陶唐理,甘为汗漫游。
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关键词解释

  • 画角

    读音:huà jiǎo

    繁体字:畫角

    英语:Painting angle

    意思:(画角,画角)
    古管乐器。传自西羌。形如竹筒,本细末大,以竹木或皮革等制成,因表面有彩绘,故称。发声哀厉高亢,古时军

  • 壤歌

    读音:rǎng gē

    繁体字:壤歌

    意思:即《击壤歌》。相传尧时有老人击壤而歌。后成为歌颂太平盛世之典。
    唐·杜甫《奉送王信州崟北归》诗:“《壤歌》惟海甸,画角自山楼。白髮寐常早,荒榛农复秋。”
    宋·苏轼《

  • 山楼

    读音:shān lóu

    繁体字:山樓

    意思:(山楼,山楼)

    1.山间楼房。
    北周·庾信《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佛龛铭》:“水谷银沙,山楼石柱。”
    唐·张祜《题金陵渡》诗:“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