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同皇甫侍御题惟一上人房》 焚香居一室,尽日见空林。

焚香居一室,尽日见空林。

意思:焚香居一室,整天见空林。

出自作者[唐]李端的《同皇甫侍御题惟一上人房》

全文赏析

这首诗《焚香居一室,尽日见空林。得道轻年暮,安禅爱夜深。东西皆是梦,存没岂关心。唯羡诸童子,持经在竹阴。》是一首描绘禅修者生活状态的诗。它通过描绘焚香静坐、安禅夜深、轻视年暮、爱慕童子等场景,展现了禅修者的内心世界和修行状态。 首联“焚香居一室,尽日见空林。”描绘了禅修者在室内焚香静坐的场景,整日看到的是空荡荡的树林,这象征着禅修者内心的空灵和寂静。 “得道轻年暮”表达了禅修者已经超越了时间的束缚,不再被岁月的流逝所困扰,得道即是得悟真理之道,这里也指修行有成。 “安禅爱夜深”则进一步描绘了禅修者的生活状态,他喜欢在深夜安禅,这表现出他对寂静的热爱和内心的平静。 颔联“东西皆是梦,存没岂关心。”表达了禅修者看破了生死,不再关心世间的一切,无论是东边还是西边,都像梦一样虚幻,生死存亡也变得无足轻重。 “唯羡诸童子,持经在竹阴。”最后一句,诗人将童子的纯真和专注经书的生活状态与禅修者的内心世界形成对比。童子代表了世俗生活的纯真和自然,而禅修者则代表了超脱世俗的修行者的生活状态。他羡慕童子能够专注于经书,这也象征着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真理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超越世俗、追求真理的禅修者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通过焚香静坐、安禅夜深、轻视年暮、爱慕童子等场景,诗人表达了对真理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淡然处之的态度。这是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方式,也是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焚香居一室,尽日见空林。
得道轻年暮,安禅爱夜深。
东西皆是梦,存没岂关心。
唯羡诸童子,持经在竹阴。
作者介绍
李端(737—784),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唐代诗人。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关键词解释

  • 空林

    读音:kōng lín

    繁体字:空林

    意思:
    1.渺无人迹的树林。
    晋·张协《杂诗》之六:“咆虎响穷山,鸣鹤聒空林。”
    唐·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诗:“义公习禅处,结构依空林。”
    <

  • 日见

    读音:rì jiàn

    繁体字:日見

    意思:(日见,日见)

    1.天天看见。
    《孝经广至德》:“君子之教以孝也,家至而日见之也。”
    《淮南子氾论训》:“今夫图工好画鬼魅而憎图狗马者,何也

  • 焚香

    读音:fén xiāng

    繁体字:焚香

    英语:cense

    意思:
    1.点燃檀香等香料。
    北周·庾信《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属车酾酒,复道焚香。”
    宋·王谠《唐语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