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香居一室,尽日见空林。
意思:焚香居一室,整天见空林。
出自作者[唐]李端的《同皇甫侍御题惟一上人房》
全文赏析
这首诗《焚香居一室,尽日见空林。得道轻年暮,安禅爱夜深。东西皆是梦,存没岂关心。唯羡诸童子,持经在竹阴。》是一首描绘禅修者生活状态的诗。它通过描绘焚香静坐、安禅夜深、轻视年暮、爱慕童子等场景,展现了禅修者的内心世界和修行状态。
首联“焚香居一室,尽日见空林。”描绘了禅修者在室内焚香静坐的场景,整日看到的是空荡荡的树林,这象征着禅修者内心的空灵和寂静。
“得道轻年暮”表达了禅修者已经超越了时间的束缚,不再被岁月的流逝所困扰,得道即是得悟真理之道,这里也指修行有成。
“安禅爱夜深”则进一步描绘了禅修者的生活状态,他喜欢在深夜安禅,这表现出他对寂静的热爱和内心的平静。
颔联“东西皆是梦,存没岂关心。”表达了禅修者看破了生死,不再关心世间的一切,无论是东边还是西边,都像梦一样虚幻,生死存亡也变得无足轻重。
“唯羡诸童子,持经在竹阴。”最后一句,诗人将童子的纯真和专注经书的生活状态与禅修者的内心世界形成对比。童子代表了世俗生活的纯真和自然,而禅修者则代表了超脱世俗的修行者的生活状态。他羡慕童子能够专注于经书,这也象征着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真理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超越世俗、追求真理的禅修者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通过焚香静坐、安禅夜深、轻视年暮、爱慕童子等场景,诗人表达了对真理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淡然处之的态度。这是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方式,也是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