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腊今应三十余,不离树下冢间居。
意思:夏蜡现在应三十多,不离树下墓间居住。
出自作者[唐]贾岛的《寄无得头陀》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乡村生活和人物的诗,通过对一位名叫“夏腊”的村民的描绘,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以及村民之间的亲密与疏离。
首句“夏腊今应三十余,不离树下冢间居”描绘了夏腊的生活环境与状态,他常年居住在树下的坟间,这既体现了乡村生活的简朴与自然,也暗示了夏腊生活的孤独与寂寥。然而,他似乎已经习惯并享受这种生活方式,年纪虽已三十余,但仍不离树下冢间。
“貌堪良匠抽毫写,行称高僧续传书”描绘了夏腊的容貌和行为,他的容貌可以成为良匠的题材,可以让他被记录下来。他的行为也值得一提,他不仅是一个普通的村民,还是一个能够续写高僧传书的人,这体现了他的智慧和学识。
“落涧水声来远远,当空月色自如如。”这两句描绘了乡村的景色,落涧的水声从远远的地方传来,这为宁静的乡村生活增添了几分生动;而当空的月色则如一池清水,静静地洒在大地上。这两句既描绘了乡村的静谧与美丽,也体现了夏腊对这种生活的满足与欣赏。
最后,“白衣只在青门里,心每相亲迹且疏。”这两句揭示了夏腊的身份——他可能是个隐居的僧人,他的白衣只在青门里,暗示了他的清贫与孤独。尽管他的心与村民们很亲近,但他的行动却很疏远。这可能是因为他想要保持自己的独立和清净,也可能是因为他感到自己与村民之间的距离。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夏腊这个人物,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和谐与美丽,同时也揭示了村民之间的亲密与疏离。诗的语言简练而生动,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和对人物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人际关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