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书南事》 大夫筑子城,今得守以须。

大夫筑子城,今得守以须。

意思:大夫修筑内城,现在能保持需要。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书南事》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大梁国南门,馹骑方腾趋》,它是一首描绘战争场景和赞扬军事才能的诗。通过对大梁国南门周边战事的描绘,表达了对一位古代名将的敬仰和赞扬。 首段描述了战马奔腾、士兵们急速行军的场景,暗示了战争的紧张和紧急。接着,诗中描绘了蛮寇包围番禺的形势,暗示了守城的困难和挑战。而番禺本无备,前赖魏大夫的句子,则表达了对这位名将的信任和期待。 接下来的段落详细描述了这位名将如何筑子城、守城等待援军的过程。虽然兵力不足万人,但通过有效的防御和坚壁清野,他们成功地抵抗了蛮寇的进攻。诗中还提到了粮食储备的完好无损,以及城中百姓积极参与守城,展现了军民一体的精神。 此外,诗中还描述了魏大夫在位时开凿水井、兴修水利等事迹,表达了对他的感激和怀念。最后,诗中用曲突与烂额的比喻,强调了这位名将的功绩和他对国家的贡献,并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英勇抵抗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对一位古代名将的敬仰和赞扬。这首诗的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大梁国南门,馹骑方腾趋。
波波一何急,蛮寇围番禺。
番禺本无备,前赖魏大夫。
大夫筑子城,今得守以须。
兵虽不满万,闭壁堪指呼。
老幼转木石,壮健操矛弧。
廪库得以完,日月不易图。
城中旧无井,魏凿安辘轳。
魏由飞语去,不使立外郛。
古称时有待,浅薄皆谓纡。
曲突与烂额,看取报功殊。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子城

    读音:zǐ chéng

    繁体字:子城

    英语:small city within a larger one

    意思:大城所属的小城,即内城及附郭的瓮城或月城。
    《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北齐<王怜妻

  • 大夫

    读音:dài fū

    繁体字:大夫

    短语:白衣战士 先生 郎中 医

    英语:doctor

    意思:I

    1.古职官名。
    周代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