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伐桑》 聊给终朝食,宁虞卒岁衣。

聊给终朝食,宁虞卒岁衣。

意思:我给整天吃,宁虞过年衣服。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伐桑》

全文赏析

这首诗《二月起蚕事,伐桑人阻饥》是一首描绘蚕丝业艰辛的诗,它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示了蚕农的生活和他们的艰辛。 首句“二月起蚕事,伐桑人阻饥”,直接点明了蚕事的开始,同时也暗示了蚕农生活的艰辛。他们必须在桑树被砍伐后尽快找到新的桑树,以便开始新的蚕丝生产。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如天气、土地质量等,他们可能会面临缺乏桑树的情况,这无疑增加了他们的压力。 “已伤持斧缺,不作负薪非”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蚕农的困境。他们可能因为缺乏桑树而不得不砍伐其他的树木作为柴火,但这并不是他们所希望的。他们希望的是能够顺利地进行蚕丝生产,而不是被迫去砍伐其他树木。 “聊给终朝食,宁虞卒岁衣”这两句表达了蚕农对生活的无奈。他们只能勉强维持每天的饮食,而不敢奢望一年四季都有衣服穿。这反映了他们的生活状况,他们只能尽力而为,但无法预见未来。 最后,“月光无隔碍,直照破荆扉”这两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月光洒在破旧的荆棘门上,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这不仅是对蚕农生活的写照,也是对整个社会现实的反映。蚕农的生活充满了艰辛和无奈,但他们仍然坚持下去,希望有一天能够改变现状。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示了蚕农的生活和他们的艰辛。它不仅表达了对蚕农的同情,也提醒我们关注社会现实,思考如何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二月起蚕事,伐桑人阻饥。
已伤持斧缺,不作负薪非。
聊给终朝食,宁虞卒岁衣。
月光无隔碍,直照破荆扉。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终朝

    读音:zhōng zhāo

    繁体字:終朝

    英语:all morning; the whole morning

    意思:(终朝,终朝)

    1.早晨。
    《诗小雅采绿》:“终朝

  • 虞卒

    读音:yú zú

    繁体字:虞卒

    意思:古代帝王狩猎时,担任围合禽兽的士兵。
    《清史稿礼志九》:“凡秋狝,先期各驻防长官选材官赴京肄习。年例,蒙藩选千二百五十人为虞卒,谓之‘围墙’,以供合围役。”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