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非平昔,贤豪弃此时。
意思:风俗不是过去,贤豪抛弃这个时候。
出自作者[宋]苏辙的《惠穆吕公挽词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全齐开故国,清庙飨元功》是一首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深度评价,通过对齐国开国功臣的赞美,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人事代谢的感慨。
首联“全齐开故国,清庙飨元功”,诗人以宏大的视角,描绘了齐国开国时的场景,象征着历史的变迁和人事的更迭。清庙,指宗庙;元功,指开国功臣。这一联奠定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
颔联“德业真无忝,勋名但未充”,诗人对功臣的评价既高且准,赞扬他们的德业无愧于人,但他们的勋名尚未完全实现,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期待和祝福。
颈联“边防推信惠,社稷倚勤忠”,诗人进一步赞美功臣在边防推行诚信惠及百姓,在国家危难时刻倚靠他们的勤勉忠诚,表达了对功臣的感激和敬意。
尾联“不作司徒贵,何惭郑武公”,诗人以司徒和郑武公作为对比,表达了对功臣未能得到最高荣誉的遗憾,同时也表达了对功臣的赞美和敬仰。
全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赞美和评价,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人事代谢的感慨,以及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感激。同时,诗人也通过描绘新阡、碑文等细节,表达了对逝去英雄的怀念和敬意。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此外,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风俗的变迁,对当时的风俗进行了评价。诗人通过对新旧风俗的对比,表达了对社会变迁的感慨和对贤豪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行路客的悲凉哭泣,表达了对逝去英雄的哀悼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深情厚意的佳作,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赞美和评价,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人事代谢的感慨,以及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感激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对社会风俗的评价和对逝去英雄的哀悼之情,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