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唐制度,礼乐汉君臣。
意思:衣冠唐制度,礼乐汉朝君臣。
出自作者[明]嗐哩嘛哈的《答大明高皇帝问日本风俗(洪武十二年)》
全文赏析
这首诗《国比中原国,人同上古人。衣冠唐制度,礼乐汉君臣。银瓮篘新酒,金刀鲙锦鳞。年年二三月,桃李一般春》是一首描绘和赞美古代社会风俗的诗。它通过描绘人们穿着唐代的服饰,遵循汉朝的礼仪,以及品尝美酒和美食的场景,展现出一种和谐、有序、美好的生活画面。
首先,“国比中原国,人同上古人”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古代社会秩序和规范的尊重。这里的“中原国”可能是指中原地区,也就是古代中国的中心地带。诗人将这个地区与现代社会进行对比,表达了对古代社会秩序和规范的赞美。同时,“人同上古人”也表达了诗人对古代人的敬仰之情,认为人们应该效仿古代人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
“衣冠唐制度,礼乐汉君臣”这两句诗则是对古代服饰制度和礼仪的赞美。诗人认为古代的服饰制度非常严谨,礼仪也非常规范,这使得人们的行为举止更加得体、有序。这种制度不仅体现了古代社会的文明程度,也体现了人们对礼仪规范的重视。
“银瓮篘新酒,金刀鲙锦鳞”这两句诗则描绘了古代人们的生活享受。诗人用“银瓮篘新酒”形容酒的新鲜和甘甜,用“金刀鲙锦鳞”形容美食的精美和美味。这些细节描绘出古代人们的生活品质和享受。
最后,“年年二三月,桃李一般春”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诗人认为每年二三月的时候,人们的生活就像春天的桃李一样美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这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和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古代社会的生活场景和风俗习惯,展现了古代社会的文明程度和人们的生活品质。同时,它也表达了诗人对古代社会的敬仰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