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章友直城东春日》 沙禽有遗踪,文字不可识。

沙禽有遗踪,文字不可识。

意思:沙禽有遗迹,文字无法辨认。

出自作者[宋]曾巩的《和章友直城东春日》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内心感受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首联“东流抱孤城,雨洗见春色。”描绘了春天雨后,江水东流环绕着孤城,洗涤出一片春色。颔联“风吹百草根,道路千里碧。”进一步描绘了春风吹过,百草生长,道路千里碧绿的景象。这些生动的描绘,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接下来,“莫尽溪漫漫,波澜散无迹。”描绘了溪水流淌,波澜消散的景象,表现出大自然的宁静与恬淡。而“遥林缺见山,冉冉苍蔼积。”则描绘了远处的山林,云雾冉冉升起的景象,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深远和神秘。 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青松对桃李,桃红李花白。红白势方竞,青青守岩侧。”青松与桃李相对,桃李花开绚烂,而青松则静守岩侧。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对坚守本心,不随波逐流的品质的赞美。 最后,“君意无不谐,研谈欲俱得。赋诗多所陈,炳若观龟坼。”诗人与朋友研讨诗歌,赋诗表达内心感受,展现出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载体,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诗歌艺术的追求。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抒发内心感受,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东流抱孤城,雨洗见春色。
风吹百草根,道路千里碧。
莫尽溪漫漫,波澜散无迹。
遥林缺见山,冉冉苍蔼积。
沙禽有遗踪,文字不可识。
青松对桃李,桃红李花白。
红白势方竞,青青守岩侧。
君意无不谐,研谈欲俱得。
赋诗多所陈,炳若观龟坼。
城东不待到,众物已历历。
作者介绍 曾巩简介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宁五年(1072)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知州。元丰四年(1081),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元丰六年(1083),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追谥为“文定”。

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

关键词解释

  • 不可

    读音:bù kě

    繁体字:不可

    英语:cannot

    意思:
    1.不可以;不可能。
    《公羊传文公九年》:“缘民臣之心,不可一日无君;缘终始之义,一年不二君。”
    三国·

  • 文字

    读音:wén zì

    繁体字:文字

    短语:仿 言 亲笔 契

    英语:character

    意思:
    1.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古代多指单字。
    汉·谨慎《<说文

  • 沙禽

    读音:shā qín

    繁体字:沙禽

    意思:沙洲或沙滩上的水鸟。
    南朝·陈·阴铿《和傅郎岁暮还湘州》:“戍人寒不望,沙禽迥未惊。”
    唐·刘长卿《却归睦州至七里滩下作》诗:“江树临洲晚,沙禽对水寒。”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