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张逸人园林》 花源一曲映茅堂,清论闲阶坐夕阳。

花源一曲映茅堂,清论闲阶坐夕阳。

意思:花源一曲辉映茅堂,舆论闲阶坐在夕阳。

出自作者[唐]韩翃的《题张逸人园林》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一个美丽的花源,一个宁静的茅堂,以及在那里度过的闲适时光。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将花源的美丽和闲适的生活状态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联“花源一曲映茅堂,清论闲阶坐夕阳。”诗人以“花源一曲”比喻花源的美丽和神秘,映照着茅堂的简朴和宁静。而“清论闲阶”则描绘了人们在夕阳下坐在台阶上闲聊的场景,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 颔联“麈尾手中毛已脱,蟹螯尊上味初香。”这里诗人运用了典故,用“麈尾”这一古代文人常带的物品,来比喻自己已经脱去了世俗的纷扰,而用“蟹螯”这一美食来形容花源的生活美味。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花源生活的满足和享受。 颈联“春深黄口传窥树,雨后青苔散点墙。”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以及雨后的青苔,进一步展示了花源的美丽和宁静。黄口,即小鸟,这里用来形容春天的生机勃勃;而雨后的青苔则增添了墙面的生动感。 尾联“更道小山宜助赏,呼儿舒簟醉岩芳。”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花源美景的赞赏,并呼儿舒簟醉岩芳,即让孩子们铺好凉席,享受花源的芳香。这两句诗将花源的生活推向了高潮,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花源的美丽和宁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满足和享受。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境界。这种精神境界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无疑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花源一曲映茅堂,清论闲阶坐夕阳。
麈尾手中毛已脱,蟹螯尊上味初香。
春深黄口传窥树,雨后青苔散点墙。
更道小山宜助赏,呼儿舒簟醉岩芳。
作者介绍 孟郊简介
韩翃,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一首《寒食》而被唐德宗所赏识,晋升不断,最终官至中书舍人。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著有《韩君平诗集》。

关键词解释

  • 夕阳

    读音:xī yáng

    繁体字:夕陽

    短语:晚年 余生 风烛残年 暮年 残生 残年 龙钟 岁暮 天年 老年 余年

    英语:the setting sun

    意思:

  • 花源

    读音:huā yuán

    繁体字:花源

    意思:“桃花源”的省称。
    唐·李白《同族弟金城尉叔卿烛照山水壁画歌》:“迴谿碧流寂无喧,又如秦人月下窥花源。”
    宋·梅尧臣《新安钱学士以近诗一轴见贶用叙单悃》诗:“何须

  • 一曲

    读音:yī qǔ

    繁体字:一曲

    意思:I

    1.水流弯曲处。
    《诗魏风汾沮洳》:“彼汾一曲,言采其藚。”
    朱熹集传:“谓水曲流处。”
    唐·刘禹锡《送李尚书镇滑州》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