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一枝春·竹外横枝》 须酿成、一点春腴,暗香在鼎。

须酿成、一点春腴,暗香在鼎。

意思:要酿成、一点春天肥沃,暗香在鼎。

出自作者[宋]张炎的《一枝春·竹外横枝》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通过对竹枝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感慨。 首句“竹外横枝,并阑干、试数风才一信”,描绘了竹林外横斜的枝条,作者尝试着数了一下风的大小,只感受到一丝微风。这里的“横枝”和“阑干”都给人一种宁静、安详的感觉,与风轻轻吹过的场景相呼应。 “么禽对语,仿佛醉眠初醒”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宁静的氛围,鸟儿在竹林中鸣叫,仿佛在对话,而作者刚刚从醉眠中醒来,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 “遥知是雪,甚都把、暮寒消尽”是对景色的进一步描绘,作者从远处看到竹林在月光下显得更加清秀,仿佛是雪后一般。这里用“暮寒消尽”表达了夜晚的温暖,与前文的“横枝”、“阑干”和“醉眠初醒”形成对比。 接下来的“清更润。明月飞来,瘦却旧时疏影”,进一步描绘了月色下的竹林,显得更加清新湿润。明月照耀下的竹林,显得更加瘦削,那疏朗的竹影更显得清晰。 在诗的中间部分,作者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东阁谩撩诗兴”,表达了作者在东阁中激发了诗兴,这既是对环境的描绘,也是对生活的感慨。 “难认和靖”一句,借用了苏东坡的故事,苏东坡曾在西湖边造了一座梅园,而林逋(和靖)则以梅、鹤自娱,这里表达了作者在西湖老树前,难以认出和靖的情境。 “晴窗自好,胜事每来独领”,表达了作者对晴天窗前的美好时光的喜爱,也表达了对独处的喜爱。 最后,“须酿成、一点春腴,暗香在鼎”,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期待,希望春风吹起,万物复苏,梅花盛开,香气四溢。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竹林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的情境之中。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独处和春天的期待,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竹外横枝,并阑干、试数风才一信。
么禽对语,仿佛醉眠初醒。
遥知是雪,甚都把、暮寒消尽。
清更润。
明月飞来,瘦却旧时疏影。
东阁谩撩诗兴。
料西湖树老,难认和靖。
晴窗自好,胜事每来独领。
融融向暖,笑尘世、万花犹冷。
须酿成、一点春腴,暗香在鼎。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张炎(1248-约1320),南宋最后一位著名词人,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临安(今浙江杭州)人,祖籍秦州成纪(今甘肃天水)。贵族后裔(循王张俊六世孙)。祖父张濡,父张枢,皆能词善音律。前半生富贵无忧。1276年元兵攻破临安,南宋亡,张炎祖父张濡被元人磔杀,家财被抄没。此后,家道中落,贫难自给,曾北游燕赵谋官,失意南归,长期寓居临安,落魄而终。

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

关键词解释

  • 暗香

    读音:àn xiāng

    繁体字:暗香

    英语:secret fragrance

    意思:
    1.犹幽香。
    唐·羊士谔《郡中即事》诗之二:“红衣落尽暗香残,叶上秋光白露寒。”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