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茅山何威仪二首》 大小三峰次九华,灵踪今尽属何家。

大小三峰次九华,灵踪今尽属何家。

意思:大小三峰第九华山,灵踪现在都属于哪家。

出自作者[唐]陆龟蒙的《寄茅山何威仪二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的诗,通过对大小三峰的描绘,表现出诗人的热爱自然、追求仙道的情感。 首联“大小三峰次九华,灵踪今尽属何家。”诗人首先点出了诗中的主题——大小三峰和灵踪,这是对三峰的初次描绘,也是对整首诗的铺垫。诗人对三峰的敬仰之情,通过“灵踪”一词表达出来,而“何家”则表达出诗人对三峰归属的疑惑和好奇。 颔联“汉时仙上云巅鹤,蜀地春开洞底花。”诗人通过描绘三峰周围的景色,进一步表现出三峰的神秘和美丽。“云巅鹤”和“洞底花”都是对三峰周围环境的生动描绘,同时也暗示了三峰的仙气和神秘。 颈联“闲傍积岚寻瀑眼,便凌残雪探芝芽。”诗人进一步描绘了三峰的景色,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仙道的追求。“瀑眼”和“芝芽”都是对三峰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 尾联“从闻此日搜奇话,转觉魂飞夜夜劳。”诗人通过对三峰的描绘,表达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仙道的向往。诗人通过“搜奇话”一词,表现出对三峰的热爱和好奇,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探索精神。 整首诗通过对大小三峰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仙道的向往。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表现出自己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仙道的追求。同时,诗人也通过诗歌传达出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大小三峰次九华,灵踪今尽属何家。
汉时仙上云巅鹤,蜀地春开洞底花。
闲傍积岚寻瀑眼,便凌残雪探芝芽。
年来已奉黄庭教,夕炼腥魂晓吸霞。
曾向人间拜节旄,乍疑因梦到仙曹。
身轻曳羽霞襟狭,髻耸峨烟鹿帻高。
山暖不荤峰上薤,水寒仍落洞中桃。
从闻此日搜奇话,转觉魂飞夜夜劳。
作者介绍
陆龟蒙(?~公元881年),唐代农学家、文学家、道家学者,字鲁望,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长洲(今苏州)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今甪直镇),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陆龟蒙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关键词解释

  • 三峰

    读音:sān fēng

    繁体字:三峰

    意思:
    1.三山峰。指华山之莲花、毛女、松桧三山峰。
    唐·陶翰《望太华赠卢司仓》诗:“行吏到西华,乃观三峰壮。”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摺:“泪添九曲

  • 九华

    读音:jiǔ huá

    繁体字:九華

    英语:solar and lunar radiace

    意思:(九华,九华)
    I

    1.重九之花,指菊花。
    晋·陶潜《九日闲居》

  • 大小

    读音:dà xiǎo

    繁体字:大小

    短语:老老少少

    英语:magnitude

    意思:
    1.大与小;大或小。
    《礼记月令》:“﹝孟冬之月﹞审棺椁之薄厚,茔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