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东楼》 万里流沙道,西征过北门。

万里流沙道,西征过北门。

意思:万里沙漠道,西征经过北门。

出自作者[唐]杜甫的《东楼》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边疆征战场景的诗,通过对万里流沙道、西征战士、驿使传声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深深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 首联“万里流沙道,西征过北门。”诗人以西征过北门的形象,描绘出征途的漫长和艰辛。万里流沙,暗示了边疆环境的恶劣,也象征着征途的艰难和危险。这一句为整首诗定下了悲壮的基调。 颔联“但添新战骨,不返旧征魂。”这两句诗表达了战争的残酷性,战士们不断牺牲在战场上,而没有返回的机会。诗人通过“新战骨”和“旧征魂”的对比,揭示了战争的巨大代价和悲惨命运。 颈联“楼角临风迥,城阴带水昏。”诗人描绘了边疆城市的景象,高楼临风,城阴带水,环境荒凉而凄迷。这种景象进一步烘托了战争的残酷和边疆人民的苦难。 尾联“传声看驿使,送节向河源。”诗人通过描述驿使传声和送节向河源的场景,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诗人希望通过传递和平的消息,让战争结束,让边疆人民过上安宁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边疆征战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深深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诗人通过意象的运用和情感的表达,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苦难,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情感表达,是一首优秀的边塞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万里流沙道,西征过北门。
但添新战骨,不返旧征魂。
楼角临风迥,城阴带水昏。
传声看驿使,送节向河源。
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关键词解释

  • 沙道

    读音:shā dào

    繁体字:沙道

    意思:唐代专为宰相通行车马所铺筑的沙面道路。
    唐·杜甫《遣兴》诗之三:“府中罗旧尹,沙道尚依然。”参见“沙堤”。

    解释:1.唐代专为宰相通行车马所

  • 万里

    读音:拼音:wàn lǐ 五笔:dnjf

    万里的解释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6*
  • 流沙

    读音:liú shā

    繁体字:流沙

    短语:细沙 风沙

    英语:quicksand

    意思:
    1.沙漠。沙常因风吹而流动,故称。
    《书禹贡》:“导弱水至于合

  • 北门

    读音:běi mén

    繁体字:北門

    英语:north gate

    意思:(北门,北门)

    1.北向的门。
    《诗邶风北门》:“出自北门,忧心殷殷。终窭且贫,莫知我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