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霜早晚至,何草能不黄?
意思:清霜早晚到,怎么能不黄草?
出自作者[宋]范成大的《秋芸有春绿》
全文赏析
这首诗《秋芸有春绿,疏篱照孤芳》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象的诗,通过对春天时花园中的绿植和疏篱下的孤芳的描绘,表现出秋天的萧瑟和凋零。
首联“秋芸有春绿,疏篱照孤芳”中,诗人以春天的绿植和疏篱下的孤芳为引子,巧妙地过渡到对秋天的描绘。芸,是一种植物,在春天时叶子是绿色的,到了秋天,它的叶子就会变黄凋落。疏篱,指的是稀疏的篱笆,它映照着花园中那些独自盛开的花朵。这一联通过春天的生机与秋天的凋零形成对比,为全诗定下了情感基调。
颔联“清霜早晚至,何草能不黄?”直接点明主题,用清霜这个象征萧瑟和凋零的意象,描绘出秋天的景象。无论是多么茂盛的草,都会在清霜的侵袭下变得枯黄。这一联用简洁明了的意象和语言,生动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象。
颈联“宁当念衰落,政尔事容光。”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衰落的感慨和无奈。宁当,是当或应当的意思;政尔,是竟然的意思。这句诗的意思是:你或许应该想到衰落,但事情已经如此。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既有无奈,也有接受。
尾联“及时且自好,来日殊未量。”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及时,指的是要把握好现在;自好,是自我美好的意思;殊未量,是未可知的意思。这句诗的意思是:要把握好现在,让自我变得美好,未来的情况如何,还未可知。这句诗传达出诗人对未来的乐观期待,尽管面临衰落,但仍然对未来充满希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未来的乐观期待。语言简洁明了,意象生动形象,是一首富有情感和哲理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