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书不就便相抛,远向襄州谒故交。
意思:写不到就互相抛,远向襄州拜访故交。
出自作者[宋]周弼的《送白判官》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客中感怀》,作者是唐代诗人张祜。这首诗以诗人的游历经历为线索,抒发了诗人对故交的思念,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首联“著书不就便相抛,远向襄州谒故交”,诗人表达了对故交的深深思念,以及对未能及时拜访的遗憾。他因为“著书”的事情没有完成,就暂时没有去拜访故交,但心中对故交的思念之情却无法抑制,于是决定前往襄州拜访故交。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既有对“著书”的执着,又有对故交的深深思念。
颔联“里舍千头无旧橘,客程三脊有荒茅”,诗人描述了自己在旅途中的困境。他家乡的院落里已经没有旧橘树,而旅途中的三脊路上却荒草丛生。这一联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艰辛和孤独,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无奈。
颈联“买鱼村渡捐孤剑,沽酒山城解弊袍”,诗人描述了自己在山城买鱼村渡口捐出了一把剑,在山城购买了酒来解除旅途中的疲惫。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旅途中的生活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故交的思念之情。
尾联“双鬓岂堪禁岁月,眼看归鳦又成巢”,诗人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思念。他感叹自己的双鬓已经无法承受岁月的摧残,看着归乡的燕子又筑起了新巢,自己却无法回到家乡。这一联既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自然,通过对旅途经历的描述和对自己内心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故交、家乡和岁月流逝的深深感慨。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