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乞药有感呈梅圣俞》 宣州紫沙合,圆若截郫筒。

宣州紫沙合,圆若截郫筒。

意思:宣州紫沙合,圆如截郫县筒。

出自作者[宋]欧阳修的《乞药有感呈梅圣俞》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赠与友人的一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和对过去友人生活的怀念。诗中描述了友人得到紫砂壶后的喜悦,以及他们过去相识的经历,以及作者对友人的关心和赞美。 首先,诗中描述了紫砂壶的美丽和价值。作者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紫砂壶的形状和质地,以及它带给友人的喜悦。作者还提到紫砂壶可以用来磨药,进一步强调了它的实用价值。 接着,诗中回忆了作者和友人过去相识的经历。他们曾经在洛阳游玩,彼此的品格和气质都很高洁,难以接触。但是,他们后来都经历了许多困难和忧虑,这让他们的友谊更加珍贵。作者对友人的健康状况表示关心,并赞扬他在晚年找到了奇妙的乐趣。 然后,诗中描述了紫砂壶的药用价值。作者认为紫砂壶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如耳聋、目明等。作者还提到自己因为年老多病,需要紫砂壶来帮助自己恢复健康。这些描述表达了作者对紫砂壶的珍视和对友人的感激之情。 最后,诗中表达了作者和友人之间的友谊和互相支持。他们曾经在一起欢笑、饮酒、争论,现在虽然年老体衰,但仍然保持着深厚的友谊。这些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敬意和感激之情,也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深情厚意的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赞美和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赞美。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宣州紫沙合,圆若截郫筒。
偶得今十载,走宦南北东。
持之圣俞家,乞药戒羸僮。
圣俞见之喜,遽以手磨砻。
谓此吾家物,问谁持赠公。
因嗟与君交,事事无不同。
忆昔初识面,青衫游洛中。
高标不可揖,杳若云间鸿。
不独体轻健,目明仍耳聪。
尔来三十年,多难百忧攻。
君晚得奇乐,灵根斸离宫。
其状若狗蹄,其香比芎藭。
爱君方食贫,面色悦以丰。
不惮乞余剂,庶几助衰癃。
平时一笑欢,饮酒各争雄。
向老百病出,区区论药功。

作者介绍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郫筒

    引用解释

    1.竹制盛酒具。 郫 人截大竹二尺以上,留一节为底,刻其外为花纹,或朱或黑或不漆,用以盛酒。 唐 李商隐 《因书》诗:“海石分棋子,郫筒当酒缸。” 宋 杨万里 《六月二十四日病起喜雨闻莺与大儿议秋凉一出游山》诗:“万迭山连千涧水,双行缠伴一郫筒。” 明 谢榛 《送谢武选少安犒师固原因还蜀会兄葬》诗:“一对郫筒肠欲断,鶺鴒原上草萧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