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旗》 桂影承宵月,虹辉接曙云。

桂影承宵月,虹辉接曙云。

意思:桂影承宵月,虹辉接到天明说。

出自作者[唐]李峤的《旗》

全文赏析

这首诗《桂影承宵月,虹辉接曙云》是一首描绘壮丽景象和英勇志气的诗篇。它以桂影、虹辉、八阵图、三军等意象,展现了雄浑壮阔的场景,同时又通过日薄、风翻等动态描绘,展现了英勇的气势和壮志的飞扬。 首联“桂影承宵月,虹辉接曙云”,诗人以桂影承接明月,虹辉连接朝霞,描绘出夜色渐退,曙光初现的美丽景象。桂影是月色的化身,虹辉则象征着朝霞的光辉,诗人通过这两个意象,将夜与朝连接起来,展现出时间的流转和自然的韵律。 颔联“纵横齐八阵,舒卷引三军”,诗人借用了军事意象,描绘了军队的布阵和行动。纵横齐八阵,是指军队在战场上纵横交错,排列成整齐的阵型,表现出军队的严整和英勇。舒卷引三军,则是指军队在行动中舒展自如,引动着整个战争的进程。这两句诗将战争的壮丽景象和英勇的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 颈联“日薄蛟龙影,风翻鸟隼文”,诗人描绘了日薄西山、风起云涌的景象。日薄表示太阳逐渐西沉,蛟龙影则象征着江河中的水波。风翻鸟隼文则是指大风翻卷,使得鸟隼的羽毛也显得文雅美丽。这两句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力量和英勇的气势。 尾联“谁知怀勇志,蟠地几缤纷”,诗人以疑问的方式表达了对英勇志气的赞美和敬仰。谁知道那些怀揣英勇志向的人,他们的梦想和抱负将会在什么地方实现呢?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英勇志气的赞美和敬仰,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壮丽的景象和英勇的气势,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它也表达了对那些怀揣英勇志向的人的赞美和敬仰。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桂影承宵月,虹辉接曙云。
纵横齐八阵,舒卷引三军。
日薄蛟龙影,风翻鸟隼文。
谁知怀勇志,蟠地几缤纷。
作者介绍 孟郊简介
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宰相。

李峤出身于赵郡李氏东祖房,早年以进士及第,历任安定尉、长安尉、监察御史、给事中、润州司马、凤阁舍人、麟台少监等职。他在武后、中宗年间,三次被拜为宰相,官至中书令,阶至特进,爵至赵国公。睿宗时贬任怀州刺史,以年老致仕,玄宗时再贬滁州别驾。开元二年(714年)病逝于庐州别驾任上,终年七十岁。

李峤生前以文辞著称,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苏味道、杜审言、崔融合称“文章四友”,晚年更被尊为“文章宿老”。但他历仕五朝,先是依附张易之兄弟及武三思,继而又追随韦氏一党,其人品多受诟病。史家评价,贬抑居多。

关键词解释

  • 桂影

    读音:guì yǐng

    繁体字:桂影

    意思:指月影,月光。
    唐·李咸用《山中夜坐寄故里友生》诗:“虫声促促催乡梦,桂影高高挂旅情。”
    明·刘基《祝英臺近》词:“翠烟收,珠露下,星汉共潇洒。桂影徘徊,白雪粲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