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文三仕去何频,一卧南阳竟没身。
意思:子文三退休为什么频繁,一个躺在南阳竟终身。
出自作者[宋]郑獬的《闻南阳吕谏议长逝》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子文的悲惨命运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忠臣良将的深深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
首联“子文三仕去何频,一卧南阳竟没身。”诗人通过描述子文频繁地被任用和辞官,然后又长久地蛰伏在南阳,直至逝世,这样的命运,暗示了子文在政治上的坎坷和不得志。这一联通过简洁而深刻的描绘,揭示了子文的人生轨迹,也引发了读者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
颔联“明主自应容直道,皇天何事杀忠臣。”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明主无情,天道不公的深深质疑。诗人认为,如果真的有明主,他应该能够包容正直之道,容纳忠臣。然而,皇天何事却杀害忠臣?这一疑问表达了诗人对公正的深深渴望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
颈联“拄天力屈空留草,贯日心存不化尘。”这一联描绘了子文的坚韧不屈,心存壮志的形象。尽管力量已经无法支撑他站立在天地之间,但他仍然留恋人间,心存壮志,不化尘土。这一描绘生动地表现了子文的坚韧和执着,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精神的赞美和敬仰。
尾联“黄壤不知人世事,为君恸哭楚江滨。”这一联以黄壤不知人世事,为君恸哭楚江滨作结,表达了诗人对子文的深深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黄壤是古代埋葬死人的土,这里用来比喻子文已经逝世。诗人通过黄壤不知人世事,为君恸哭楚江滨的描绘,表达了对子文悲惨命运的深深同情,同时也对现实社会的不公和不义表示了愤慨。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子文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忠臣良将的深深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诗人通过简洁而深刻的描绘,揭示了历史人物的命运,也引发了读者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同时,诗人通过对忠臣良将的赞美和敬仰,表达了自己对社会公正的追求和对坚韧不屈精神的赞赏。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寓意深远,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