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堂上行》 武夫怀勇毅。

武夫怀勇毅。

意思:武士怀勇毅。

出自作者[魏晋]曹叡的《堂上行》

全文创作背景

曹叡的《堂上行》的创作背景与曹魏宫廷的权力斗争和曹叡自身的心境有关。在这首诗中,曹叡表达了对宫廷内部纷争和权力斗争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哀叹。他借诗歌来抒发自己内心的郁闷和烦恼,展现出一位君主的内心世界。 值得注意的是,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并不十分清楚,上述解读只是基于诗歌内容和历史背景的推测。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武夫怀勇毅。
勒马于中原。
干戈森若林。
长剑奋无前。
作者介绍
曹叡(204年—239年1月22日),即魏明帝(226年至239年在位)。字元仲,三国时期曹魏第二位皇帝,魏文帝曹丕长子,母文昭皇后甄氏。

黄初三年(222年),曹叡被封平原王,黄初七年(226年)五月十六日,魏文帝病危,曹叡被立为皇太子,文帝死后曹叡在洛阳即位。在位期间指挥曹真、司马懿等人成功防御了吴、蜀的多次攻伐,并且平定鲜卑,攻灭公孙渊,颇有建树。魏明帝统治后期,大兴土木,耽于享乐。景初三年(239年),曹叡病逝于洛阳,时年三十六岁,庙号烈祖,谥号明帝,葬于高平陵。因其临终前托孤不当,导致后来魏国的朝政动荡。

曹叡能诗文,与曹操、曹丕并称魏氏“三祖”,但其文学成就不及曹操、曹丕。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其散文二卷、乐府诗十余首。

关键词解释

  • 勇毅

    读音:yǒng yì

    繁体字:勇毅

    意思:勇敢坚毅。
    《荀子修身》:“勇毅勐戾,则辅之以道顺。”
    《孔子家语执辔》:“食肉者勇毅而捍,食气者神明而寿。”
    《明史曹文诏传》:“曹大诏,大同

  • 武夫

    读音:wǔ fū

    繁体字:武夫

    英语:man of great physical prowess

    意思:
    1.有勇力的人。
    《诗周南兔罝》:“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