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榻就斜日,披裘倚前楹。
意思:移动床在夕阳,披着皮衣紧靠前面的柱子。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病中友人相访》
全文赏析
这首诗《卧久不记日,南窗昏复昏》是一首描绘闲适生活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安静、平和乡村生活的向往。
首联“卧久不记日,南窗昏复昏”,诗人卧床躺了很久,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南窗外的世界在黄昏中渐渐暗淡。这一句描绘了诗人的慵懒和闲适,同时也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昏暗的南窗,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萧条草檐下,寒雀朝夕闻。”颔联描绘了诗人住所周围的景象,低矮的草檐下,寒雀在白天和黑夜的轮番鸣叫,表现出一种宁静而平和的氛围。
颈联“强扶床前杖,起向庭中行。”诗人勉强支撑着起身,拄着拐杖走向庭院。这一句描绘了诗人的坚韧和活力,即使年老体衰,也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偶逢故人至,便当一逢迎。”诗人遇到了故人,自然地迎接并与之交谈,表现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珍重。
“移榻就斜日,披裘倚前楹。”诗人移步到夕阳下,披着皮裘倚在前面的屋檐下。这一句描绘了诗人在夕阳下的悠闲和惬意,同时也表现出诗人的豁达和从容。
“闲谈胜服药,稍觉有心情。”尾联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喜爱,认为与朋友的闲谈胜过服药,稍微感到有些心情。这一句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即闲适生活带来的愉悦和满足。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乡村的安静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平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人的坚韧、友情、闲适和满足都在这首诗中得到了生动的展现。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