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避地毗陵,寒月上孙徽使君兼寄东阳王使君三》 一到毗陵心更劳,冷吟闲步拥云袍。

一到毗陵心更劳,冷吟闲步拥云袍。

意思:一到毗陵心更辛劳,冷吟闲步拥有说袍。

出自作者[唐]贯休的《避地毗陵,寒月上孙徽使君兼寄东阳王使君三》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毗陵(今江苏常州)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清幽山色的喜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首联“一到毗陵心更劳,冷吟闲步拥云袍”,作者一到毗陵就感到心神不宁,或许是因为这里的清幽环境让他感到新鲜,或许是因为与故友的分别让他感到寂寞。他吟诗漫步,衣袍翻动,衬托出他的闲适和孤独。 颔联“岂缘思妙尘埃少,自是风清物态高”,作者是否因为思念尘世而感到烦躁?或许是因为这里的风物清雅,让他感到心旷神怡。这两句诗既表达了作者对尘世的留恋,又表达了对毗陵环境的赞美。 颈联“野色疏黄连楚甸,故山奇碧隔河桥”,作者看到连绵的楚地野色,想起故乡的山色,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的赞美。 尾联“唯有孤高江太守,不忘病客在禅灵”,作者自比江太守,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清幽山色的喜爱。 整首诗通过对毗陵环境的描写和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清幽山色的喜爱。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锦绣文章和人民歌咏的渴望,以及对孤独和清高的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到毗陵心更劳,冷吟闲步拥云袍。
岂缘思妙尘埃少,自是风清物态高。
野色疏黄连楚甸,故山奇碧隔河桥。
终须愚谷中安致,不是人间好羽毛。
常忆双溪八咏前,讲诗论道接清贤。
文欺白凤真难及,药拈红蕖岂偶然。
花湿瑞烟粘玉磬,帘垂幽鸟啄苔钱。
自怜不是悠悠者,吟嚼真风二十年。
雷车雨滴阶声,寂寞焚香独闭扃。
锦绣文章无路达,袴襦歌咏隔墙听。
松声冷浸茶轩碧,苔点狂吞纳线青。
唯有孤高江太守,不忘病客在禅灵。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

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关键词解释

  • 一到

    读音:yí dào

    繁体字:一到

    意思:
    1.到一次。
    唐·刘禹锡《再经故元九相公宅池上作》诗:“故池春又至,一到一伤情。”
    宋·杨万里《憩怀古堂》诗:“朝来偶一到,又觉景特奇。”

  • 毗陵

    读音:pí líng

    繁体字:毗陵

    英语:PiLing

    意思:亦作“毘陵”。

    1.古地名。本春秋时吴·季札封地延陵邑。
    西汉置县,治所在今江苏省·常州市。

  • 云袍

    读音:yún páo

    繁体字:雲袍

    意思:(云袍,云袍)

    1.道士穿用的袍子。
    北周·庾信《入道士馆诗》:“云袍白鹤度,风管凤凰吹。”
    《黄庭内景经中池》:“丹景云袍带虎符。”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