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十二月奉教作》 池冷凝宵冻,庭寒积曙霜。

池冷凝宵冻,庭寒积曙霜。

意思:池冷凝晚上冻,在寒积亮霜。

出自作者[唐]李峤的《十二月奉教作》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描绘了岁末的景象,以及人们在这个特殊时刻的情感和期待。 首句“玉烛年行尽,铜史漏犹长。”中,“玉烛”常用来象征年岁的美好,此句表达了时间的流逝。“铜史漏犹长”中的“铜史”指的是古代计时工具漏壶,这句表达了尽管时间似乎并未因为岁末而加快流逝,却给人一种格外漫长的感觉。 “池冷凝宵冻,庭寒积曙霜。”这两句描绘了岁末的寒冷,池水凝结,庭院的寒气中带着清晨的霜。这种描绘给人一种冷清而寂静的感觉,仿佛整个世界都陷入了冬眠。 “兰心未动色,梅馆欲含芳。”这两句描绘了岁末的植物景象,兰花虽然未开,但梅花的香气却已经蕴藏在那里,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这种描绘充满了希望和期待,尽管现在是岁末,但春天即将到来。 “裴回临岁晚,顾步伫春光。”最后两句表达了人们在岁末的徘徊和期待。人们面对着时间的流逝,一方面感到岁末的寒冷和寂静,另一方面又对春天的到来充满期待。这种情感上的矛盾和冲突,使得诗的主题更加深刻。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岁末的景象,并表达了人们在此时的情感和期待。它以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玉烛年行尽,铜史漏犹长。
池冷凝宵冻,庭寒积曙霜。
兰心未动色,梅馆欲含芳。
裴回临岁晚,顾步伫春光。
作者介绍 孟郊简介
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宰相。

李峤出身于赵郡李氏东祖房,早年以进士及第,历任安定尉、长安尉、监察御史、给事中、润州司马、凤阁舍人、麟台少监等职。他在武后、中宗年间,三次被拜为宰相,官至中书令,阶至特进,爵至赵国公。睿宗时贬任怀州刺史,以年老致仕,玄宗时再贬滁州别驾。开元二年(714年)病逝于庐州别驾任上,终年七十岁。

李峤生前以文辞著称,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苏味道、杜审言、崔融合称“文章四友”,晚年更被尊为“文章宿老”。但他历仕五朝,先是依附张易之兄弟及武三思,继而又追随韦氏一党,其人品多受诟病。史家评价,贬抑居多。

关键词解释

  • 冷凝

    读音:lěng níng

    繁体字:冷凝

    短语:冻结 冻 冰冻 结冰 冷冻

    英语:condensation

    意思:物质遇冷而凝结。如水蒸汽遇冷变成水,水遇冷变成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