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法从谁悟,心师是贯花。
意思:我法从谁明白,心理师是穿花。
出自作者[唐]皎然的《酬李侍御萼题看心道场赋以眉毛肠心牙等五字》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禅宗哲理的深刻理解。
首句“我法从谁悟”,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它引导读者去思考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这里的“我法”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我法”,即自我和佛法的统一,也可以理解为诗人自己的理解和领悟。这句诗引导读者去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去寻找自己的理解和领悟的来源。
“心师是贯花”,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禅宗哲理的深深敬仰和依赖。诗人将禅宗哲理视为自己的心灵导师,通过禅宗哲理,他找到了自己的道路,也理解了生命的真谛。
“三尘观种子,一雨发萌牙”这句诗描绘了一个生动的画面,象征着禅宗哲理的种子在心中发芽生长。三尘,指的是色、声、香等物质世界,观种子则是指通过观察和理解这些物质世界,找到生命的真谛。这句诗表达了诗人通过禅宗哲理的引导,逐渐理解并把握生命的意义。
“定起轮灯缺,宵分印月斜”,这句诗描绘了禅修的过程,表达了诗人对禅修的深深敬仰。定起,指的是禅修过程中的定境逐渐消失,而轮灯缺则象征着禅修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宵分印月斜,描绘了深夜中月亮斜照的景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禅修的持久。
“了空如藏史,始肯会禅家”,最后一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禅宗哲理的理解和领悟。了空,指的是通过禅修和理解,达到内心的空明和宁静。藏史,指的是藏传佛教的历史,这里用来比喻禅宗的历史。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禅宗哲理的深深敬仰和尊重,只有通过深入理解和领悟禅宗哲理,才能真正达到内心的平静和智慧。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禅宗哲理的深深敬仰和依赖,通过禅修和理解,他找到了生命的真谛,也理解了禅宗哲理的意义。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反复品味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