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九》 日高花榭懒梳头。

日高花榭懒梳头。

意思:太阳高花榭懒于梳头。

出自作者[宋]柳永的《其九》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妆楼上的愁容,表达了她对青春逝去的哀愁和无奈。 首句“日高花榭懒梳头。无语倚妆楼”就描绘出了一位慵懒的女子形象,她因为心情不佳,不愿意梳妆打扮,独自倚在妆楼上,默默地沉思。这里的“日高”和“花榭”暗示了女子的慵懒和无聊,而“梳头”和“倚妆楼”则描绘了她的孤独和无助。 接下来的诗句“修眉敛黛,遥山横翠,相对结春愁”进一步描绘了女子的愁容。她修长的眉毛紧锁,如同远处的山峦,翠绿的远山与她相对,仿佛在为她的愁容作证。这里的“修眉”和“遥山”都是女性形象的象征,而“敛黛”、“横翠”则描绘了她的愁容。 然后诗中提到了“王孙走马长楸陌,贪迷恋、少年游”,这是对女子内心世界的进一步揭示。她看到那些年轻的王孙贵族在郊外游荡,贪恋着青春的美好,这让她更加感到自己的衰老和无力。这里用“王孙”和“少年”来比喻那些年轻的生命力旺盛的人,与女子形成对比,更加强调了她的孤独和无助。 最后,“似恁疏狂,费人拘管,争似不风流”是对女子情感的总结和升华。她觉得自己的疏狂和任性被拘束着,不如那些年轻人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这里用“费人拘管”来形容女子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她对自由的渴望。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的内心世界,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青春逝去的哀愁和无奈。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自由和青春的向往,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日高花榭懒梳头。
无语倚妆楼。
修眉敛黛,遥山横翠,相对结春愁。
王孙走马长楸陌,贪迷恋、少年游。
似恁疏狂,费人拘管,争似不风流。
作者介绍 柳永简介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解释

  • 梳头

    读音:shū tóu

    繁体字:梳頭

    短语:拢 梳 栉 梳理

    英语:do up one\'s hair

    意思:(梳头,梳头)
    梳理头髮。
    南朝·宋·刘义

  • 花榭

    引用解释

    位于花木丛中的台榭。 唐 许浑 《瓜洲留别李诩》诗:“柳堤惜别春潮落,花榭留欢夜漏分。” 后蜀 毛熙震 《浣溪沙》词:“花榭香红烟景迷,满庭芳草緑萋萋。”

    读音:huā xi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