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喜侯喜至赠张籍张彻》 以余经摧挫,固请发铅椠。

以余经摧挫,固请发铅椠。

意思:因为我经打击,坚决请求发铅椠。

出自作者[唐]韩愈的《喜侯喜至赠张籍张彻》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昔我在南时,数君常在念。摇摇不可止,讽咏日喁噞》是一首对过去朋友的怀念诗,表达了对过去朋友的深深怀念之情。 诗中描绘了朋友们的友情和相互之间的思念,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朋友的感激之情。诗中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将友情比作濯衣之膏、心中之疾,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友情的珍贵和难以割舍。 诗中还描绘了作者对朋友们的思念之情,对朋友们的行为和言语充满了感激和敬仰之情。作者对朋友的怀念之情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还深入到了内心深处,表达了对朋友们的感激和敬仰之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朋友的感激之情,是一首非常感人的诗歌。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昔我在南时,数君常在念。
摇摇不可止,讽咏日喁噞。
如以膏濯衣,每渍垢逾染。
又如心中疾,针石非所砭。
常思得游处,至死无倦厌。
地遐物奇怪,水镜涵石剑。
荒花穷漫乱,幽兽工腾闪。
碍目不忍窥,忽忽坐昏垫。
逢神多所祝,岂忘灵即验。
依依梦归路,历历想行店。
今者诚自幸,所怀无一欠。
孟生去虽索,侯氏来还歉。
欹眠听新诗,屋角月艳艳。
杂作承间骋,交惊舌互ī。
缤纷指瑕疵,拒捍阻城堑。
以余经摧挫,固请发铅椠。
居然妄推让,见谓爇天焰。
比疏语徒妍,悚息不敢占。
呼奴具
作者介绍 韩愈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关键词解释

  • 请发

    读音:qǐng fā

    繁体字:請發

    解释:1.剃头的敬辞。

    造句:

  • 铅椠

    读音:qiān qiàn

    繁体字:鉛槧

    意思:(铅椠,铅椠)

    1.古人书写文字的工具。铅,铅粉笔;椠,木板片。语出《西京杂记》卷三:“扬子云好事,常怀铅提椠,从诸计吏,访殊方绝域四方之语。”
    隋·江总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