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牛疲耕作,见月亦妄喘。
意思:老牛疲惫耕作,看见月亮也我气喘。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南禅长老和诗不已故作六虫篇答之》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含象征和隐喻的诗,看似在描述各种动物,实则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命运和社会的深刻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先,诗中的“凤凰”象征着德行高尚的人,他们自带光辉,远飞高翔,不需要别人的遣送。这是一种对人格理想的赞美,表达了人应有的崇高品质和自主精神。
接着,“鷾鸸”象征着平庸的人,他们恋恋不舍家庭的温暖,即便有机会高飞远翔,也犹豫不决,千回百转。这里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对安逸生活的眷恋,以及对未知的恐惧。
“坐井蛙”和“谈天衍”两个形象,用来讽刺那些眼光短浅、夸夸其谈的人。他们如同井底之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一块天空,却自以为了解整个世界。
“蠹鱼”象征着学者,他们埋头于书海中,虽然槁死,但他们的思想却永存于文字之中。这是对学者辛勤耕耘的赞美。
“老牛”则象征着辛勤的劳动者,他们疲惫不堪,但仍然坚持工作,看到月亮也会误以为天亮而喘息。这里表达了作者对劳动者辛勤付出的敬意。
“东坡方三问,南禅已五反”则体现了作者对真理追求的艰辛历程,也反映了他在追求真理过程中的迷茫和困惑。
最后的“老人但目击,侍者方足茧”则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和感慨。他像一个老者,冷眼旁观世界的纷扰,而侍者则代表了那些在人生道路上奔波劳累的人们。
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思考,通过各种动物形象,揭示了人性的弱点、社会的复杂以及人生的无常。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质、辛勤劳动和对真理追求的赞美。